主题词:化学原料

化学原料药亟寻转型升级

2011-07-11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在经历2008年、2009年上半年的低谷之后,全球药品市场快速复苏,并于2010年开始呈现出快速回升态势。基于仿制药年均12.5%的增速,比全球药品增速多出6个百分点,仿制药原料药的年均增速亦高达11.4%,远高于原研药原料药1.8%的增速。

  在经历2008年、2009年上半年的低谷之后,全球药品市场快速复苏,并于2010年开始呈现出快速回升态势。基于仿制药年均12.5%的增速,比全球药品增速多出6个百分点,仿制药原料药的年均增速亦高达11.4%,远高于原研药原料药1.8%的增速。
  
  尽管外部环境日渐复杂,但广阔的海外市场仍为优质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腾挪空间。在原料药领域,截至2010年6月,国内获得有效COS证书266件,涉及企业144家,涉及产品约150种;美国DMF文件708个。浙江医药、华北制药、海正药业等一些拥有定价话语权的企业充分把握住全球化学原料药的发展契机,在加速国际注册步伐的同时,均在努力探索产业升级的转型之路,为2010年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的发展履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序位变化暗流涌动
  
  2010年化学原料药类上市企业竞争力的评选范围较上一年出现微调,“化学原料药收入占药品制造业收入超过50%的份额”,成为本次标的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一项重要指标。基于此,2009年曾经位列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第二把交椅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新和成,因评选规则变化,不再与主板上市公司同阶对比。
  
  浙江医药以59.83的综合竞争力仍然稳居头筹,规模、效率和成长性3个指标均有较强增长,但创新指标略显滞后,甚至低于二、三名的华北制药和海正药业;华北制药2010年表现得突飞猛进,综合竞争力从2009年的第5位一跃而上,紧追浙江医药,魄力十足;海正药业呈现稳健态势,基本与去年排位持平;东北制药则跌出五强序列,被西南合成和现代制药超越。
  
  从浙江医药2010年年报看,公司营业收入45.58亿元,同比增长仅8.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4亿元,更是同比略降5.69%,令业界不禁担心其第一排位的江湖地位是否能坐得长久。
  
  2010年,浙江医药VH收入在1.5亿元左右,但毛利率较低,利润占比不足3%;但万古霉素原料药收入同比增长63.11%,替考拉宁原料药收入同比增长89.57%。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万古霉素粉针收入同比增长33.52%,销量超过礼来成为市场第一;替考拉宁粉针收入同比增长43.60%。主营品种良好的业绩极大地拉升了浙江医药的效率竞争力。同时,2008年以来公司VE/VA两项产品已经进入壁垒高、盈利丰厚的寡头垄断格局,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障持续提价的弹性空间。
  
  此外,浙江医药在积极优化公司现有产业结构方面,努力实现维生素、特色制剂和特色原料药的均衡发展,以期提升公司现有盈利水平。但短期内实现上述计划仍有难度,这也给了今年排位第二的华北制药一个迎头赶上的机会。
  
  受节能减排、新版药典实施,以及原料、动力等价格上涨的影响,华北制药的经营环境其实并不理想,且青霉素类产品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2010年,公司三大主营产品利润率同比均有下滑,其中维生素类比上年减少14.05个百分点。
  
  然而,华北制药在管理方面着手优化改善,对经营费用进行有效控制,2010年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2%,比2009年的25%下降过半。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86亿元,同比增长107.9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1亿元,业绩由上年的大幅亏损转而向好实现盈利。
  
  华北制药作为我国青霉素领域的巨头,在全球抗生素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具有市场定价优势。在2009年冀中能源入主华北制药后,提出了重组“新战略”:注资30亿元推动华药整体搬迁、新园区建设、药品研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2011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2013年达200亿元,2015年达300亿元。在冀中能源的力主之下,2010年底,总投资达20亿元的华药新型头孢项目正式投产,使华药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头孢生产企业,拉开了其从原料药向制剂药、生物制药战略转型的大幕。这也成就了华北制药直追国内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头把交椅的重要力量,给浙江医药带来不小的压力。
  
  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相较之下,东北制药序位下滑,跌出五强略显伤感,却不出意外。
  
  作为VC五大家族成员之一,东北制药主要利润来自VC原料药出口。2010年,VC价格跳水,从一季度的9美元/千克降至四季度的5美元/千克左右,公司业绩随之降至近年低点。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28亿元,同比下降5.23%,实现净利润5344.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8.78%。
  
  除此之外,东北制药还将面临一场维生素C生存挑战。国家有关部委拟加强对VC生产和出口管理。据悉,2011年全国安排维生素C生产计划10万吨,较2010年产量压缩近三成。包括东北制药在内的VC生产企业,未来不得不面临三重监管:一是地方政府根据生产计划整顿过剩产能;二是农业、质检和药监部门严格控制生产许可证的更换和发放;三是医保商会等根据生产计划,规范出口。
  
  逼迫东北制药直面自身发展存在的弊病的还有来自环保方面的强压,这亦加速化学原料药行业的洗牌进程。随着政策层面对环保重视程度的加大,近两年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已经将环保列入战略思维考量。在此背景下,化学原料药的环保成本随之提升,化学原料药行业大洗牌进入提速阶段,这将使一批成本优势不明显的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退出市场,那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将有机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从2010年新晋上市的医药类上市公司普遍超募的情况看,凭借丰厚的账面融资,加大科研投入,以赋予业绩增长能量,则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意味着在化学原料药公司发展思维上,必须以转型为目标,调整现有产品结构,把握市场供求的现状和趋势,从企业持续发展的角度选择好重点发展产品,采用差别化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并购整合优势,从而迅速打通产业链,进而提振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争取在技术、品牌、质量等层面拉开和同类企业的距离。
  
  一边是产业升级的重重壁垒,一边是原料药企业蠢蠢欲动的资本运作欲望,如何在资本路上长袖善舞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待解难题。事实是,医药行业产品升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并且具有一定风险性。在国家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摒弃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要求下,我国原料药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产业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