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煤化工

“疏堵”结合促煤化工有序发展

2009-12-02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甲醇、二甲醚为代表的煤化工产品需求从去年以来一直疲软,部分煤化工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但即便如此,国内很多地方的煤化工项目都在“逆市”开工,由此带来的煤化工产能过剩问题也日益加剧。这种“反常”行为让很多业内人士都在担心煤化工产业究竟如何才能科学可持续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甲醇、二甲醚为代表的煤化工产品需求从去年以来一直疲软,部分煤化工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但即便如此,国内很多地方的煤化工项目都在“逆市”开工,由此带来的煤化工产能过剩问题也日益加剧。这种“反常”行为让很多业内人士都在担心煤化工产业究竟如何才能科学可持续发展。

  其实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一轮煤化工热的背后,一方面是因为煤化工产业被认为是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的产业,多年来一直为各级政府所鼓励发展;而另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则是由于煤化工产业投资强度大,拉动GDP效应明显,在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速的政绩压力面前,各地上马或扩产煤化工项目的热情高涨。

  煤化工具有规模化、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等特征,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而且属于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如果盲目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很可能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运行风险加大等恶果,因此必须科学规划、稳步发展。

  正是看到这些苗头性问题,国家已经首次将煤化工列入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行列,并要求严格审批项目管理,已经批还没建的要停,今后三年要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甲醇等煤化工项目。

  不过很多业内人士却认为,除了通过结构调整来进行总量控制外,国家更应该抓住近期国际油价回升的契机,运用政策杠杆加快煤化初产品的“燃料替代”,从而快速消化也已形成的过剩产能,并推进我国能源替代战略的实施。

  以甲醇为例,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明朗,产业立项政策和甲醇汽油的国家技术标准出台滞后,各地只好根据自己的情况各自为政,造成各地甲醇汽油质量参差不齐。虽然目前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的《车用燃料甲醇》和《车用甲醇汽油(M85)》国家标准已经出台并正式实施,但事实上甲醇燃料的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甲醇汽油如何进入流通主渠道、甲醇储备库和加注、甲醇燃料运输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很多行业标准也需要配套出台。

  相对于车用甲醇,二甲醚的“燃料替代”推广更为艰难。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也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但至今却面临着配套措施不完善、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环节衔接不利等“瓶颈”制约。

  作为未来替代石油的新型清洁能源,国家应在宏观调控甲醇、二甲醚等煤化产品新增产能的同时,通过燃料替代的方式加快消化过剩产能,为其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提供政策保障。只有“疏堵”结合,才能推进该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