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二甲醚 产销 产能

二甲醚产销脱节问题严峻

2009-10-28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随着近几年大量甲醇项目开工投产,国内甲醇市场呈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当前二甲醚面临比较严重的市场问题,产品用途比较单一,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缺乏相关政策扶持,市场开拓不利将给这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阻力。

    2009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及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国内二甲醚价格也随之大幅下跌,多年来由于产能过度扩张而累积的风险开始集中显现。目前,不少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

  二甲醚企业利润持续下滑导致停产半停产

  随着近几年大量甲醇项目开工投产,国内甲醇市场呈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去年甲醇产能达到了2655.5万吨,产量达到1126.3万吨,进口量143.4万吨,产能剩余1529.2万吨,平均开工率仅为42.41%。

  作为甲醇下游产品的二甲醚,也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近年来国内企业看好二甲醚市场前景,纷纷投巨资进入二甲醚产业,导致国内二甲醚产能迅速达到每年600多万吨,但是去年二甲醚市场的需求量仅为216万吨,近三分之二产能闲置。

  去年由于国内能源需求继续提升,国际油价迈向每桶147美元的高点,而石油液化气供应趋于紧张,于是国内石油液化气的市场价格随之上涨。二甲醚由于拥有与石油液化气接近的物理性质,在石油液化气掺烧领域受到欢迎。

  不过,受国际油价下跌以及甲醇价格上涨的影响,二甲醚生产企业逐渐陷入困境。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二甲醚的价格一跌再跌,从每吨最高6300元暴跌至每吨3000元左右。

  据神华宁煤集团煤化工分公司党委书记李怀荣介绍,实际上甲醇企业目前已经陷入亏损,煤化工掺甲醇的成本平衡点是每吨2100元,但是市场价格为每吨1560元左右。对于很多二甲醚企业来说,目前也进入寒冬,多数开工不足,很多企业出于战略性考虑,为了让煤化工装置正常运行,先期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从长远来看,二甲醚的回报率高于甲醇,所以该公司二甲醚一次性投入45亿元,为后期煤化工下游发展打基础。

  市场开拓不利严重制约二甲醚发展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二甲醚虽然是一种国家扶持开发的清洁燃料,但是由于用途过于单一,市场环节衔接不利,二甲醚需求很快受到抑制,如果不能破解市场瓶颈,国内二甲醚工业前景堪忧。

  一,与产能快速增长相比,二甲醚下游市场需求饱和。国内二甲醚主要应用于石油液化气掺烧,但由于不少燃气供应单位不规范操作,造成消费者并不支持掺烧二甲醚的石油液化气。同时,由于石油液化气需求增长速度有限,二甲醚在掺烧领域的需求增长也较为有限。而掺烧领域的应用,已占到国内二甲醚需求总量的90%左右。不仅如此,由于二甲醚生产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基本上掌握在石油化工企业手中,如何销售、销售多少生产企业没有多少发言权。

  二,下游应用开发不利,石油液化气掺烧用量占到总需求的90%以上,其余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的用量约占10%,这同时也造成了二甲醚市场受石油液化气市场价格的影响巨大。如果石油液化气市场持续走低,则二甲醚失去绝大多数市场,当前二甲醚产能大量过剩,需求趋于饱和,下游主要应用单一,成本受制于原料甲醇、售价受限于液化石油气的现状使得二甲醚生产厂家处于窘境。今年二甲醚行业大多数企业仍然将面临较低的开工率和较低的利润水平。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如果二甲醚企业不能及时向上下游衍生,上游掌握原料甲醇来源,下游控制民用燃气销售渠道,其发展将遭受市场波动的严峻考验。

  三,二甲醚价格受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很大。据神华宁煤集团煤化工分公司销售部部长丁玉征分析,2009年国际经济形势正在好转,国际油价可能很快回升到每桶70~80美元,可能给二甲醚企业带来利好,二甲醚的价格可能随之上涨。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去年下调了二甲醚的增值税税率,与液化气等产品税率同为13%,二甲醚正式列入了能源类化工产品范畴。因此,能源价格的上涨趋势对于二甲醚无疑是利好因素。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甲醇也是二甲醚成本的最主要因素。甲醇价格的上升将直接造成二甲醚生产企业成本的上升。目前,由于国家放开甲醇进口,尚有500多万吨甲醇等待出口到我国,一旦进口甲醇随着国际油价的上升和海运费的上涨上调价格,则二甲醚成本必然大幅度上升。

  二甲醚的推广需要国家细化扶持政策

  从目前的生产形势来看,全国各地已形成一批数十万吨到数百万吨规模不等的二甲醚制造基地。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中国石化等企业投资建设的内蒙古鄂尔多斯300万吨二甲醚及其配套工程已经启动,投资总额为210亿元,预计于2010年正式投产,一些业内人士分析,预计到2010年我国二甲醚将新增产能982万吨,总产能将超过1580万吨。

  产能迅速增长,市场需求没有太大变化,将对未来几年二甲醚这种清洁能源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尽管投资很大,但是市场应用让很多企业乐观不起来。一些企业分析有五个原因。

  一是由于国家标准问题没有解决,目前在民用液化石油气领域,掺入液化石油气的二甲醚比例从l5%至35%不等,国家调和标准的缺失使得市场比较混乱。目前存在私下使用二甲醚的情况,用于塑料产品、制药、农药化肥等,而在石油中掺超过15%的甲醇或二甲醚有较大毒性,对汽车发动机的动能也可能产生影响。

  二是汽车制造商和运营商对于新能源的开发没有动力,认为目前对于能源的研发已基本到位,市场情况良好。如果国家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很难推动在汽车上使用二甲醚。

  三是社会认识普遍不足,其实,二甲醚的生产可节省1/3以上的能源,但是消费者并不买账,反映了对二甲醚清洁能源使用宣传力度不够。

  四是国内企业生产二甲醚的自主知识产权少,研发技术弱、生产也不规范,关键技术都是用国外的,对二甲醚新产品的开发非常不足。

  五是运输问题,从西北地区向东南地区运输二甲醚存在阻力。现在二甲醚运输时,一般使用液化石油气槽车,通过铁路运输存在很多困难,通过公路运输成本又太高。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