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二甲醚

盲目扩张致二甲醚产业遭遇重创

2009-05-03 中国化工投资网
 

    当国际油价去年冲到100美元乃至140美元以上的高位时,作为替代能源的二甲醚在国内一度异常火爆。然而,随着下半年经济危机的侵袭及国际油价的回落,二甲醚很快光环褪去,其多年来盲目扩张而累积的巨大产能却风险涌现。

  因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不少中小型企业从2006-2007年上半年起纷纷介入二甲醚,上马了大量中小型装置,且多以5-10万吨装置为主,导致国内二甲醚产能从2006年的44.5万吨迅速攀升至2007年底的220万吨。

  2007年,发改委颁布《我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发展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稿)》后,国内甲醇-二甲醚产业进一步发展。2007-2008年,二甲醚改扩建项目及大型项目的投产消息开始不绝于耳。到2008年底,二甲醚产能突破600万吨。

  但进入2009年,因油价跌至近年来低位,煤化工行业顿时也陷入低谷。来自石化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作为二甲醚上游的国内甲醇企业有三分之一完全停产,二分之一开工率不足50%。

  而不少二甲醚企业也遭遇同样的命运。一位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位于河南的金鼎化工已于2月中旬起停车避损,库存外销也同时停止,未来是否开车将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但厂方宣称其60万吨二甲醚三期工程正在安装设备仍拟在7月份投产。

  与此同时,河北裕泰集团的二甲醚装置尽管仍在开车,但近期出货明显不畅,装置也低负荷运行。上述行业人士称,目前该厂管理层心态悲观,近期已有停车意向。

  对此,新奥燃气总经理张剑飞指出,一些二甲醚企业盲目上马产能已导致行业过剩的危险日渐突出。

  “到2010年,国内二甲醚的设计产能已达到400万吨,远远超出市场需求。很多企业本身没有分销渠道,但也大量生产二甲醚,当市场环境不好时就风险很大。”张剑飞说。

  除此之外,他认为,二甲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出生证”。长期以来,国内二甲醚最普遍的应用领域是和LPG掺混。但由于相关条例和法规还未出台,二甲醚替代LPG事实上并未获得最后的“出生证”,这大大制约了新能源的普及,已成为二甲醚发展过程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