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生物农药 农药

我国生物农药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9-04-21 中国化工投资网
 

   生物农药传统意义上主要是指可以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发利用细菌、病毒、真菌、线虫及拮抗微生物等来控制病虫草害的制剂。现在,生物农药的概念已扩展,定义为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线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

  近年来,国外生物农药的研发应用发展迅速。针对化学农药日渐显出的种种弊端,一些国家已研制出一系列选择性强、效能高、无污染的生物农药。目前,在生物农药中,国际上最常用的真菌是白僵菌和绿僵菌,它能防治200种左右的害虫;最常用的细菌是苏云金杆菌,主要用于防治棉、菜、果等150多种鳞翅目及其他多种害虫,药效比化学农药高55%;而病毒杀虫剂则可有效防治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LNPV)等难症。国际上已有商品化的生物农药约30种,仅B.t.制剂一项,1997年销售额就达9.84亿美元。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生物杀虫剂销售额1990年为1500万美元,而到2000年估计已达6亿美元。中国近3年生物农药增长了80%,2000年销售额所占比例由9%上升至20%,可以肯定的说,只要农业发展需要,生物农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产品现状

  中国生物农药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初,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已初步形成了30余家研究机构,大约2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全国约有2000家农药生产企业),主要品种有B.t.杀虫剂、农用抗生素(井冈霉素、浏阳霉素、多抗霉素、阿维菌素等)、植物源农药(鱼藤酮、皂素烟碱、楝素等)、转基因植物(抗虫棉、抗白叶枯转基因水稻等)、病毒类农药(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等)、真菌类农药(白僵菌、木霉菌等)、植物生长调节类农药(5406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

  随着全球生物技术热浪的兴起,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成本低且不易产生抗性的优点使生物农药重获青睐,并以年销售额增长10%-20%的速度获得迅速发展。据《农药登记公告》资料统计,在中国研究较多并有产品商品化的生物农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苏云金杆菌(B.t.)B.t.起始于60年代,至今已发展到80个厂家,每年生产约3万t产品,在20多个省市用于防治粮、棉、果、蔬、林等作物上的20多种害虫,使用面积达8000多万亩。目前B.t.的开发工作正在向改善工艺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方向发展,同时继续寻找自然存在的B.t.新菌系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已确定的菌系基因形成转合的B.t.菌系。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该类专一性较强,发展很快。目前已开发出10多种产品,包括棉铃虫、菜青虫、斜纹夜蛾、茶尺蠖等,已有十几家产品获得登记,有代表性的开发单位是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武大绿洲生物技术公司,产量超过千吨。

  阿维菌素它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至2000年底,已有198家企业获得批准生产阿维菌素单剂或以阿维菌素为原料的混配制剂的登记,该药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和胃毒活性,能防治柑桔、林业、棉花、蔬菜、烟草、水稻等多种作物上的多种害虫。

  抗菌素中国抗菌素的开发较早,水平处于世界先进之利,产品有井冈霉素、农抗120、公主岭霉素、灭瘟素、春雷霉不比、链霉素等。值得一提的是70年代开发的井冈霉素经久不衰,至今仍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当家品种,使用面积达1.3亿亩(1亩=667平方米),并在原有水剂基础上,开发出高含量的可溶性粉剂,使用面积有进一步的增加。90年代以后,抗生素的研究开发得到迅速发展,这类农药在中国获准登记的品种有20种,产品170个,生产厂家达253家,年产量约为6-7万t。

  生物化学农药以植物生长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产品为主,国内相继研究开发了一些产品。其中以赤霉素生产历史久、产量大、厂家多。最高峰每年生产几千吨,最近几年赤霉素的生产呈下降趋势。云苔素内酯也是一种发展前景看好的品种。此外,灭幼脲、除虫脲、避蚊油、乙烯利、多效唑,以及红铃虫、棉铃虫性引诱剂、干扰素等相继开发成功并进入工业化生产,有的已使用多年。

  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生物农药当前在国际上如火如荼,不过在国内与化学农药比较起来,市场占有率仍很低,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药效反应慢生物农药不具备化学农药用量少,见效快的优点,遇到突发性和毁灭性病虫害时,生物农药更是难当重任。另外,农民认为,用高毒农药和生物农药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并没有明显的价格差,这也是部分农民不愿使用生物农药的重要原因。因此,农产品市场还要切实建立起品质检测和质量价格差的运行机制。

  消费意识和技能差生物农药技术性强,农民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有一个技术、观念的转轨及适应过程,新产品走向市场,最主要的工作就在于推广。因此,各涉农部门应加大生物农药的宣传及推广使用力度,使广大农民掌握生物农药的使用技能,以提高农民使用生物农药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企业规模小目前,在我国200多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中,绝大部分为小型企业,其中乡镇企业占很大部分。这些企业易受市场冲击,在农药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销售困难。缺乏资金和技术人员,加之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导致生物农药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品种单一。同时,科研和生产脱节又使产品的生产销售利润不能按比例用于产品研究开发,使生物农药的发展无法进入正常的快速发展轨道,走联合之路是当务之急。

  发展机遇

  化学农药的发展受到限制由于农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化学农药自身存在的缺点,化学农药的发展越来越困难。国际上,化学农药的需求趋于饱和,部分年份和少数品种出现了下降趋势;国内农药生产能力过剩,除少量杀菌剂和除草剂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外,杀虫剂面临着品种更新和降低产量的境地,限制化学农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①农药开发难度加大。由于环境和登记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开发者寻找药效更好、使用更安全的化合物,成功率急剧下降。②背负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名。从整体上讲,农药污染在整个环境污染中所占的比重应是比较小的。不可否认,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除引起人畜的直接中毒死亡外,还由于它在土壤和作物上的残留,对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造成污染,尤其给后代的生存、健康带来危险。使用高效、广谱的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消灭了大量有益天敌,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③容易产生抗药性。实验表明,长期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风险投资的促动创业板市场(即第二板市场)的开设,将为生物农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生物技术将很快在股市上“牛”起来,因为生物农药涉及到生物技术板块、环保板块、农业板块,这些都是股民追棒的热点。风险投资的注入,有望突破生物农药资金瓶颈,从而把生物农药做大做强。

  随着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的相继成立,风险投资将对生物农药的大发展起到支撑点和推进器的作用。引入风险投资基金,优先发展生物农药,并以生物农药带动其他高科技农药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中国农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目前在主板市场的1000多家企业中以农药为主营业务的达17家,其中沙隆达、山东农药、福建三农等算其中的佼佼者,1999年业绩统计表明,17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平均增长18.08%,净利润平均增长18.69%,净资产收益率为9.69%,多项经济指标都超过主板企业平均指标,主板市场农药板块的业绩已为广大投资者所共识,为生物农药进军资本市场打下了基础。

  中国目前大多数生物农药公司的共同特点为:

  ①生物农药技术已经成熟。产业化程度已经很高;

  ②科技含量较高;

  ③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产品相对单一,但主营生物农药业务突出;

  ④启动及周围资金存在很大缺口。

  制约中国目前生物农药大发展的主要症结是资金严重不足,引入风险投资基金,进入风险市场,已成为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的捷径。国外大多数生物农药企业都与风险投资联姻,共同致力于生物农药的开发。风险投资家普遍看好生物农药,认为生物农药“钱”途辉煌。网络概念过后,美国风险投资家纷纷向生物技术领域挺进。华尔街生物科技股的市值在2000年翻了一番,总值高达3000多亿美元;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中生物科技股在2000年里上升了321%;标准普尔指数中生物科技股指数也一路攀升,升幅已超过100%。

  尽管生物农药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其高效、广谱、对人畜安全及生态环境相容等特点,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也必将成为未来农药的主导产品。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