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化肥 价格 市场

化肥新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2009-02-16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专家指出,新的价格形成机制,将促进生产企业按照市场规律正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促进化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春节前后,我国北方的持续旱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日,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共有1.41亿亩受旱,这一数字接近全国小麦播种总面积的43%。“目前中央正在出台政策解决这一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如果对受旱的小麦增加雨水,再增肥一次,收成会好很多。”河南驻马店农业部门专家告诉记者。

  近年来,国家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分析人士指出,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化肥市场的稳定,是解决“三农”发展问题的关键之一。

  国家完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

  春节前夕,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此次改革,将国产化肥出厂价格、除钾肥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取消了对已放开的化肥出厂价格以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口钾肥价格仍进行适度监管,但适当调整监管方式。

  通知还指出,国家将综合考虑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实行农资价格上涨与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和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等挂钩机制,农资综合补贴只增不减,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

  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为保障化肥供应和市场稳定,国家将综合运用进出口调节、储备调控、协调调运、市场监管等手段。

  化肥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此次化肥价格改革势在必行。”中国化肥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改进化肥价格管理方式,建立政府指导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化肥出厂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放开化肥零售价格。2004年,针对化肥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国家对实行市场调节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零售价格分别实行提价申报、差率控制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近年来,国内化肥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市场竞争充分,现行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该负责人表示。

  中国化肥协会去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原料价格上涨以及化肥产品限价,化肥企业陷入困境。由于化肥生产所需的原料(主要是煤炭)市场已完全放开,可以随行就市不断提价,而尿素却一直受到国家最高出厂限价约束,因此化肥企业举步维艰。

  而此次取消化肥价格限制,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国内外市场形势。随着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崩溃,国际化肥价格中尿素和磷酸二铵已经低于国内价格,为化肥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取消化肥的价格限制有利于促进化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国内化肥供应。

  新价格形成机制将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企业可以按照市场规律正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市场供求及成本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价格,增加生产经营灵活性,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促进化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政策暂时保留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实行的价格优惠政策以及对化肥生产、流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化肥企业是重大利好。

  以尿素行业为例,由于磷肥行业供需压力较大,钾肥价格的不确定性强,尿素行业价格限制取消后,由于停工企业多,春耕旺季供需偏紧,出厂价将突破1725元/吨,尿素企业将受益,尤其是气头企业,在天然气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出厂价格有望超过去年。而煤头企业的原料煤的价格存在下调的空间,赢利能力有望恢复。

  湖北化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政策的出台对于化肥生产企业当然是利好,但作为竞争主体,化肥生产企业更应该看到技术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更应该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强调,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化肥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目前,我国化肥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氮肥、磷肥等主要品种均供大于求,国内化肥资源是充裕的。国家将继续采取调整生产结构、支持重点工程建设等措施,增加化肥生产,保障化肥供应。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