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碳纤维

国内碳纤维行业现状

2008-09-17 中国化工投资网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独特、卓越的理化性能,广泛应用在火箭、导弹和高速飞行器等航空航天业,以及化工机械、交通工具、体育器械、纺织及医学领域。比如采用碳纤维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机以及卫星、火箭等宇宙飞行器,不但推力大、噪音小,而且因质量小,动力消耗少,可节约大量燃料。

  据报道,航天飞行器的重量每减少1千克,就可使运载火箭减轻500千克。去年面世的超大型飞机A380,复合材料的比重已达23%。预计将于2010年问世的A350超宽客机,其高性能轻质结构将达62%,成为空客公司第一架全复合材料机翼飞机。轻质“外衣”不仅能有效克服自重与安全的矛盾,还能大幅降低飞机能耗。以A380为例,其首架飞机每位乘客的百千米油耗不到3升,而A350的百千米油耗预计只有2.5升/人,几乎可以跟现在的小汽车媲美。

     今年我国全面启动和实施的大飞机重大专项整体配套项目中,包括了碳纤维在内的诸多化工新材料项目,随着以该专项为代表的国内各领域对碳纤维产品的需求增加,许多碳纤维研究项目或干吨级产业化项目纷纷启动。然而由于我国碳纤维行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业化技术,产业发展不会一蹴而就。

    由于碳纤维神秘的面纱尚未揭开,人们现在还不能直接用碳或石墨来制取,只能采用一些含碳的有机纤维(如尼龙丝、晴纶丝、人造丝等)为原料,将有机纤维跟塑料树脂结合在一起炭化制得碳纤维。根据原料及生产方式不同,碳纤维主要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黏胶基碳纤维等。

  据了解,目前全球碳纤维产能约3.5万吨,我国市场年需求量6500吨左右,属于碳纤维消费大国。但我国碳纤维2007年产能仅200吨左右,而且主要是低性能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价格非常昂贵,比如标准型T300市场价格曾高达4000-5000元/千克。由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国内企业目前尚未掌握完整的碳纤维核心关键技术。我国碳纤维的质量、技术和生产规模与国外差距很大,其中高性能碳纤维技术更是被西方国家垄断和封锁。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难度更大,因此碳纤维要真正实现国产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市场短缺,近年来国内出现了“碳纤维热”,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纷纷启动了碳纤维研究或于吨级产业化项目。但专家指出,虽然当前国内市场对碳纤维产品需求较大,但盲目发展存在很大风险,这些干吨级项目实施几年以后市场出现过剩将成为必然。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