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煤化工 煤制油

煤化工:煤海成“油田”

2008-06-30 中国化工投资网
 

  煤变油产业化步伐正在加快。不过,并非所有煤炭都适合转化成柴汽油,特别是直接液化对煤种要求很高,我国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煤炭适合,间接液化对煤种的适应性要宽泛些。因此,煤制油在我国会得到一定发展,但不可能成为油品生产的主方向。

  2008年以来,随着全球石油供应紧张加剧、价格持续高涨,我国首批煤制油示范项目的进展状况更加为全球所关注。2008年9月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正式试产,我国煤制油示范项目正顺利推进。与此同时,围绕其经济性和环保问题,国内外的争议也此起彼伏。

  试产进入倒计时

  全球瞩目的中国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启动以来,首条生产线现已建成,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将于2008年9月试产。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位于“煤海”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于2004年8月启动建设。靠近神华集团煤制油有限公司,远远就看到近60米高的两座大型煤液化反应器。厂区内到处是环绕迂回的管线,一座座储油、制氢等装置错落有致,工程人员正加紧为试产做准备。

  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规划规模为500万吨,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为三条生产线、共320万吨。其中,首条生产线投资达123亿元,每年可转化约350万吨煤,生产柴油、液化石油气、石脑油等产品108万吨。

  按照计划,如果首条生产线2008年顺利投产,神华集团2010年前后还将再建成一期工程的另外两条生产线。

  与此同时,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双旺也告诉记者,该集团投资25亿元兴建的煤间接液化制油国家示范项目,自2006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首条16万吨生产线也将于9月底试产。

  产业发展提速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进行煤制油相关技术和软、硬件的研发。近年来更是获得全面突破,一批中试项目也陆续取得成功。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煤转化国家重点试验室副主任兼煤转油项目首席科学家李永旺介绍说:“从理论、技术和中试结果看,我国已全面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油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时机也已基本成熟!”

  “十一五”以来,本着“有序推进”的原则,我国先后批准了7个煤直接、间接液化制油示范项目,由神华集团、伊泰集团、兖州矿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等煤炭业巨头实施。其中,神华集团煤直接制油项目还被定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

  目前,兖矿集团、潞安矿业集团等企业建设的其他5个示范项目也在加紧实施,单条生产线规模从16万吨级至100万吨级不等,预计近年内也将陆续进入试产阶段。

  据李永旺分析,当前300万吨是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的经济规模。记者采访了解到,眼下首批示范项目都在拟订后续发展规模,其中伊泰集团为500万吨、潞安矿业集团520万吨,徐州矿业集团等企业规划的项目都为300万吨。

  此外,新疆、江苏、贵州、陕西等产煤地区也都在规划建设煤制油项目。专家预计,至2020年左右,我国煤制油产业的规模将达到0.3亿吨至0.5亿吨。

  科学推进辨证看待

  “富煤、少油,有气”的资源禀赋,导致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占比超过70%,并提供了超过60%的化工原料;与之相应的则是,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供应缺乏保障和高油价,已严重威胁我国的能源安全。

  为此,2007年1月发布的《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提出“有序推进煤炭转化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为后十年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并将“石油替代工程”列入了《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设重点。

  也有些专家对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作为公认的技术、资金密集型项目,煤制油每吨产能投资在1亿元左右,风险高。中国煤炭资源虽然总量大,但人均较少,煤间接和直接制油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分别低于30%和50%,浪费严重。

  此外,合成一吨油的耗水量在10吨至12吨左右,每吨产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原油精炼工艺的7倍至10倍左右。

  煤直接、间接液化制油每吨产品分别耗煤3.5吨、4.2吨左右。按当前的煤炭坑口价格综合测算,当每桶油价超过45美元时,即有利可图。如果达到300万吨的经济规模,加上催化效率的改进,成本还可降低。

  从国家能源安全层面看,发展煤制油产业意义重大,而且污染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清洁生产克服。至于技术风险,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煤制油技术产生时相比,眼下我国的化学工业技术、装备已不可同日而语,技术风险较低,产业化周期也将大为缩短。

  并且,如果从开采、精练等环节计算,生产成品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不低。与火力发电站相比,煤制油生产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70%以上。

  使用化石燃料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科学的对策是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煤制油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技术、完善链条,尽可能的按照政府提出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要求,提高能效、降低水耗,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