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二甲醚产业缺失 国标陷入尴尬困境

二甲醚产业缺失 国标陷入尴尬困境

2008-04-12 中国化工投资网
 

  作为替代新能源,二甲醚在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却遭遇国家标准缺失的尴尬。

 

     随着国际油价的高涨和二甲醚技术的日趋完善,近年来二甲醚生产与建设在我国呈现“井喷”之势。2002年,全国二甲醚总产能仅3.18万吨,产量约2万吨;到2006年,产能超过48万吨,产量达到32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7%和96%。

 

     我国山东、陕西、四川、内蒙古、新疆、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地,已建成或正在兴建一批数十万吨到数百万吨规模不等的二甲醚制造基地。其中,由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中国石化、申能(集团)公司等5家企业投资建设的内蒙古鄂尔多斯300万吨二甲醚及其配套工程已经启动,投资总额为210亿元,预计于2010年正式投产,生产的二甲醚将通过管道输送到京唐港,进一步通过海运至能源较紧缺的华东和华南地区。预计到2010年,我国二甲醚将新增产能982万吨,届时全国总产能将超过1580万吨。 

 

     虽然二甲醚用途广泛,前景远大,但直到2007年底,才摆脱“没地位”的日子。原来,在传统燃气领域,国家认定的只有液化气(包括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煤气和沼气等。

    2007413,国家发改委发布二甲醚行业产品标准,实施时间是20071012007821,建设部颁布《城镇燃气用二甲醚标准》,该标准自200811起实施。“这两个标准只是当前二甲醚的行业标准,也算为二甲醚正了身。”一业内人士称。

 

     不过,二甲醚在“国家标准”一栏仍属于空白。“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我们对液化石油气中掺入多少量比的二甲醚仍犹豫不决:掺多了,怕坑害老百姓;掺少了,没多大利润。”株洲铁达燃化公司表达了没有国家标准的尴尬。

 

     另据企业界反映,目前在民用液化石油气领域,掺入液化石油气的二甲醚比例从15%~35%不等,国家调和标准的缺失使得市场比较混乱,安全隐患丛生。由于二甲醚热值低于液化石油气,如果掺入二甲醚过多,燃气温度会忽高忽低。此外,现在二甲醚运输时,一般使用液化石油气槽车。但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危险品运输车不能跨种类和项目运输,所以很多企业有过被罚款的经历。

 

     业内人士呼吁,除了国家调和标准,有关二甲醚使用和储运的国家标准也应尽快出台,以便形成完整的二甲醚标准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张武高认为,二甲醚汽车产业化可以同时带动一批产业,形成具有中国资源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为使二甲醚汽车发展从起步阶段就能够做到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有高起点,应加快二甲醚汽车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二甲醚汽车产业化和今后商业化、大批量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他说,“在车用领域,二甲醚纯度达到多少才安全,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标准。有时候,纯度少一个百分点,都会对安全有不同的诠释。目前,我们正在制定上海市的标准,预计在2008年年底推出。如果运行成功,今后有望在其他城市推广。”

 

     据中国石化协会醇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卫国透露,“目前,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他介绍说,标准编制组正在起草报告,建议将这一国家标准命名为《城镇燃气用二甲醚混合气标准》:液化石油气和二甲醚混合,二甲醚≤20%,不设下限。但二甲醚国家标准究竟何时出台,人们正拭目以待。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