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石化 出口
影响石化产品出口因素透析
2008-03-11 中国化工投资网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呈现出两位数增长局面。据统计,2007年1-10月, 石油化工全行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42931亿元,同比增长20.4%;另外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表示,预计全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可实现工业产值5.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利税5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
伴随“入世”的五年,石油石化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06年12月11日,我国将成品油批发市场全面放开,这不仅宣告了我国石油石化业的“入世过渡期”的终结,而且也使我国石油石化市场走向全面开放,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步形成。为此,笔者就当下我国石油化工产品出口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剖析,从而找出其应对之策。
一、石油化工产品出口现状
2007年,我国石化业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石化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环境会进一步改善,石油和化工进出口动力依然强劲。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计石化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22%。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前5个月石油和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03.2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其中进口825.3亿美元,增长16.4%;出口377.9亿美元,增长32.7%;贸易逆差447.4亿美元,同比增加5.5%。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导致石油化工产品一直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所以石油石化贸易基本上处于逆差状态。其中,主要是进口石油和石油产品、有机化学品、天然气及人造气、合成橡胶等产品,而原油占石油石化产品贸易逆差的68.2%。相比之下,无机化学品和橡胶制品则呈现顺差状态。据统计,2007年1-5月,原油进口6742.7万吨,进口依存度45.9%,进口贸易额283.3亿美元,出口159.6万吨,出口贸易额5.4亿美元,原油贸易逆差277.9亿美元,同比扩大5.3%。由此可见,2007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石化产品出口增长快于进口,但是贸易逆差仍在继续扩大。
同时,由于我国石化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关税进一步降低,进口国外石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而受人民币升值、油价震荡、资源短缺、出口技术壁垒等因素影响,2007年石油化工产品的出口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因此,我国石化产品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
二、出口的国际因素
鉴于当前石化行业贸易逆差,石化产品出口不畅,本文对石化行业和石化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旨在探究制约我国石化产品出口的因素。
第一,国际油价狂飙。原油价格在去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2007年全年保持上升态势,并屡创新高。2007年年初原油价格为每桶60美元,而到第四季度,在美元指数下滑等综合因素刺激下,最高上涨近每桶100美元,上涨幅度较大,价格一路狂飙。受国际油价震荡上扬及相关产品价格大幅涨落的影响,截止到2007年6月份,国内主要石化产品价格在波动中总体有所上升。据对36个大中城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切片和顺丁橡胶价格监测,上半年平均价格分别为13009元(吨价,下同)、12180元、7222元、11351元和16990元,同比分别上涨10.81%、6.95%、2.88%、6.63%和9.73%。由于国际市场高油价支撑,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但受下游需求及相关产品影响,不同品种价格将有涨有跌。因此,国际油价的波动必然引起了石化产品价格变化,而这又必然导致国内石化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有的企业规模足够小,很难承受价格的大起大落,最终不得不停产乃至关闭。这对我国石化产品的出口极为不利。
第二,贸易摩擦频发。目前,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已经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一,而石化行业又是反倾销中的“重灾区”。根据中国贸易救济网资料显示,2006年,国外共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65起。其中,涉及石油化工产品的案件数仅次于轻工产品,居第二位,为12起,占比18.5%。这也正如英国媒体援引英国财经专家的话说,按照中国产品的销售比例,中国受到其它成员的反倾销申诉或调查并不意外。例如中国在塑料制品、纺织类产品、鞋类制品等等方面,都是世界生产量最大的国家,难免成为其它国家的目标。
对于诸如聚氯乙烯、钛白粉等石化产品,由于国内产能急剧扩大,从而导致国内价格竞争加剧。与此同时,国外正好对此有一定需求,故可通过对外出口,解决国内的产能过剩。但受到国外对我国石化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使中国石化产品的出口受阻。与此同时,2006年12月18日,欧洲议会和欧洲委员会共同通过了《化学物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条例》(2006/1907/EC,简称REACH)。此条例于2007年6月1日生效后,将对欧盟成员国产生直接实施力。根据欧盟的REACH法规,出口销售到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和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产品都将分别纳入注册、评估、许可3个管理监控系统,而且按照欧盟拟定的时间表,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化学物质,应在于3年内完成注册;产量在100~1000吨的化学物质,于6年内完成注册;产量在1~100吨的化学物质于11年内完成注册,未能按期纳入该管理系统的产品不能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同时,该法规还规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和高昂的检测费用,这些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据欧盟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费用约需57万欧元,据估计,由此增加的费用,将使我国对欧盟石油化工产品的出口成本普遍提高5%以上。因此欧盟REACH法规的正式实施,将给我国的化工出口带来较大的压力。
三、出口的国内因素
第一,市场经营主体。2007年,我国按照入世承诺对外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从此宣告了石油化工品市场逐步走向完全竞争的“后分销时代”。因此,我国成品油市场将逐步形成国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社会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经营的局面,竞争已全方位。
目前世界500强中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都在我国投资建厂或设点,全面进入除批发之外的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上中下游各领域。与此同时,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彻底放开,正在迅速成长的私营和个体企业也有望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这种竞争格局无疑增加了国内原油和成品油市场的变数,也会促使进出口的经营主体发生变化。因此,国内石化市场的完全开放,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从而竞争日趋激烈,必然导致我国石化产品进出口变数增大。
第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极大地影响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出口格局。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本次退税率下调中涉及的化工产品占化工类商品税号总数的95%左右,包括有机产品、无机产品、涂料、颜料、染料、化肥、农药、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表面活性剂、制冷剂和香精香料等多个领域;涉及石油和化工类产品有1031项,出口金额占2006年全国石油和化工产品出口总额的77.9%。
自出口退税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会给部分石化企业带来压力,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出口积极性,相关的石化企业出口有所减少,石油化工行业的出口增幅明显回落。这种持续调降出口退税率,实际是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国家明显在限制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而引导国内生产低附加值的石化产品的企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移,依靠技术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第三,人民币持续升值。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特别是进入2007年,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比例日见新高。2007年,人民币汇率由1月份的7.80上升至12月份的7.34,升值幅度达到6%。根据行业内的估计,若人民币升值5%,化纤行业出口收入就将减少87.9亿元。人民币升值在相对降低进口成本的同时,增加了产品出口的难度。一般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这也值得我们尤为关注。
综上所述,2007年,中国石油石化产品出口有喜有忧,喜于出口继续保持增长,但也有忧的地方。对于石油石化产品出口受阻,其实有许多深层的制约因素,有些是人很难改善的,有些可以调整及加以解决。
伴随“入世”的五年,石油石化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06年12月11日,我国将成品油批发市场全面放开,这不仅宣告了我国石油石化业的“入世过渡期”的终结,而且也使我国石油石化市场走向全面开放,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步形成。为此,笔者就当下我国石油化工产品出口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剖析,从而找出其应对之策。
一、石油化工产品出口现状
2007年,我国石化业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石化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环境会进一步改善,石油和化工进出口动力依然强劲。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计石化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22%。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前5个月石油和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03.2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其中进口825.3亿美元,增长16.4%;出口377.9亿美元,增长32.7%;贸易逆差447.4亿美元,同比增加5.5%。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导致石油化工产品一直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所以石油石化贸易基本上处于逆差状态。其中,主要是进口石油和石油产品、有机化学品、天然气及人造气、合成橡胶等产品,而原油占石油石化产品贸易逆差的68.2%。相比之下,无机化学品和橡胶制品则呈现顺差状态。据统计,2007年1-5月,原油进口6742.7万吨,进口依存度45.9%,进口贸易额283.3亿美元,出口159.6万吨,出口贸易额5.4亿美元,原油贸易逆差277.9亿美元,同比扩大5.3%。由此可见,2007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石化产品出口增长快于进口,但是贸易逆差仍在继续扩大。
同时,由于我国石化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关税进一步降低,进口国外石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而受人民币升值、油价震荡、资源短缺、出口技术壁垒等因素影响,2007年石油化工产品的出口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因此,我国石化产品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
二、出口的国际因素
鉴于当前石化行业贸易逆差,石化产品出口不畅,本文对石化行业和石化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旨在探究制约我国石化产品出口的因素。
第一,国际油价狂飙。原油价格在去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2007年全年保持上升态势,并屡创新高。2007年年初原油价格为每桶60美元,而到第四季度,在美元指数下滑等综合因素刺激下,最高上涨近每桶100美元,上涨幅度较大,价格一路狂飙。受国际油价震荡上扬及相关产品价格大幅涨落的影响,截止到2007年6月份,国内主要石化产品价格在波动中总体有所上升。据对36个大中城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切片和顺丁橡胶价格监测,上半年平均价格分别为13009元(吨价,下同)、12180元、7222元、11351元和16990元,同比分别上涨10.81%、6.95%、2.88%、6.63%和9.73%。由于国际市场高油价支撑,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但受下游需求及相关产品影响,不同品种价格将有涨有跌。因此,国际油价的波动必然引起了石化产品价格变化,而这又必然导致国内石化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有的企业规模足够小,很难承受价格的大起大落,最终不得不停产乃至关闭。这对我国石化产品的出口极为不利。
第二,贸易摩擦频发。目前,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已经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一,而石化行业又是反倾销中的“重灾区”。根据中国贸易救济网资料显示,2006年,国外共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65起。其中,涉及石油化工产品的案件数仅次于轻工产品,居第二位,为12起,占比18.5%。这也正如英国媒体援引英国财经专家的话说,按照中国产品的销售比例,中国受到其它成员的反倾销申诉或调查并不意外。例如中国在塑料制品、纺织类产品、鞋类制品等等方面,都是世界生产量最大的国家,难免成为其它国家的目标。
对于诸如聚氯乙烯、钛白粉等石化产品,由于国内产能急剧扩大,从而导致国内价格竞争加剧。与此同时,国外正好对此有一定需求,故可通过对外出口,解决国内的产能过剩。但受到国外对我国石化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使中国石化产品的出口受阻。与此同时,2006年12月18日,欧洲议会和欧洲委员会共同通过了《化学物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条例》(2006/1907/EC,简称REACH)。此条例于2007年6月1日生效后,将对欧盟成员国产生直接实施力。根据欧盟的REACH法规,出口销售到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和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产品都将分别纳入注册、评估、许可3个管理监控系统,而且按照欧盟拟定的时间表,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化学物质,应在于3年内完成注册;产量在100~1000吨的化学物质,于6年内完成注册;产量在1~100吨的化学物质于11年内完成注册,未能按期纳入该管理系统的产品不能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同时,该法规还规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和高昂的检测费用,这些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据欧盟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费用约需57万欧元,据估计,由此增加的费用,将使我国对欧盟石油化工产品的出口成本普遍提高5%以上。因此欧盟REACH法规的正式实施,将给我国的化工出口带来较大的压力。
三、出口的国内因素
第一,市场经营主体。2007年,我国按照入世承诺对外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从此宣告了石油化工品市场逐步走向完全竞争的“后分销时代”。因此,我国成品油市场将逐步形成国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社会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经营的局面,竞争已全方位。
目前世界500强中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都在我国投资建厂或设点,全面进入除批发之外的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上中下游各领域。与此同时,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彻底放开,正在迅速成长的私营和个体企业也有望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这种竞争格局无疑增加了国内原油和成品油市场的变数,也会促使进出口的经营主体发生变化。因此,国内石化市场的完全开放,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从而竞争日趋激烈,必然导致我国石化产品进出口变数增大。
第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极大地影响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出口格局。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本次退税率下调中涉及的化工产品占化工类商品税号总数的95%左右,包括有机产品、无机产品、涂料、颜料、染料、化肥、农药、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表面活性剂、制冷剂和香精香料等多个领域;涉及石油和化工类产品有1031项,出口金额占2006年全国石油和化工产品出口总额的77.9%。
自出口退税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会给部分石化企业带来压力,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出口积极性,相关的石化企业出口有所减少,石油化工行业的出口增幅明显回落。这种持续调降出口退税率,实际是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国家明显在限制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而引导国内生产低附加值的石化产品的企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移,依靠技术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第三,人民币持续升值。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特别是进入2007年,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比例日见新高。2007年,人民币汇率由1月份的7.80上升至12月份的7.34,升值幅度达到6%。根据行业内的估计,若人民币升值5%,化纤行业出口收入就将减少87.9亿元。人民币升值在相对降低进口成本的同时,增加了产品出口的难度。一般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这也值得我们尤为关注。
综上所述,2007年,中国石油石化产品出口有喜有忧,喜于出口继续保持增长,但也有忧的地方。对于石油石化产品出口受阻,其实有许多深层的制约因素,有些是人很难改善的,有些可以调整及加以解决。
相关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磷矿及磷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国投...
- ·2015-2019年中国煤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氟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氟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煤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磷矿及磷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国投...
- ·2015-2019年中国碳纤维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石油化工 胶合板 纤维板 生物技术 生物化工 医药行业 煤化工 造纸 化纤 塑料薄膜 工程塑料 化妆品市场 生活用纸 合成材料 洗涤剂 醋酸 甲醇价格 二甲醚 日化行业 塑料包装 塑料薄膜 农药市场 化妆品市场 洗衣粉 洗涤剂 醋酸 甲醇价格 二甲醚 合成材料
一周热点
- ·上半年橡胶机械市场颓势尽显 出口...
- ·2014年我国塑料薄膜的市场规模达...
- ·2022年全球特种纤维市场规模或超...
- ·商务部对美日等四地进口聚氯乙烯...
- ·中国工程轮胎制造商又将面临美国...
免费电子书
- ·“绵山寨主”闫吉英
- ·王华和金盛现象
- ·WDM模式创始人:袁亚非
- ·四川“焦炭大王”鲜扬
- ·李非列:“飞尚系”的幕后成长史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王林祥和他的鄂尔多斯王国
- ·“味千拉面女掌门”潘慰
- ·黄伟:资本大鳄玩转新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