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菊酯 草甘膦 市场
农药:菊酯及草甘膦类市场潜力巨大
2008-03-11 中国化工投资网
我国农药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长久以来,我国农药行业始终给人以低壁垒、高污染以及有多达2300多家企业参与的充分竞争行业的印象。大量企业集中生产少数的中低端产品,企业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原料无法控制,行业的发展甚至是建立在损害环境的基础之上。
但自2006年以来,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在逐步得到改善:首先,在国家改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环保日益得到重视,大量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资金力量薄弱的原药小厂被逐步关停,优势企业在产业政策上得到了很强的支持;其次,一些较大的农药企业经过原始积累期以后,已经能够逐步研发和生产一些重要的中间体原料以及使用基础原药做一些混配工作,进行主动的市场开拓,如扬农化工、红太阳集团、诺普信、新安股份和华星化工等;再次,由于欧美企业环保压力的日益严峻,全球农药行业出现了向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这将为我国农药行业带来宝贵的技术输入和全球化市场机会,比较典型的是在草甘膦领域。
幸运的是,这些趋势又与适逢其时的全球农产品牛市相结合,从而为我国农药行业的转型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些因素最终会造成相关企业的实际盈利超预期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建议重点配置支农行业。个股方面,维持对新安股份、华星化工和扬农化工的“推荐”评级。
受益全球农产品牛市
在此轮全球农产品牛市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农产品种植的积极性将提高,由此带动对于支农产品(农药、化肥)需求的增加,需求拉动的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毛利率提高将更具有持续性以及超预期的可能。
一方面,全球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并不乐观。以中国为例,自1996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从期初的1.30亿公顷减少到2006年的1.22亿公顷,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1.13亿公顷下降到2006年的1.05亿公顷。
另一方面,油价高涨使得以生物质能源为代表的替代能源兴起,由此拉动了农产品需求的显著增长。以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为例,由于对乙醇生产实施补贴,其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在06-07年度为5400万吨,而预计07-08年度将达到8400万吨,接近世界玉米贸易的总量。生物质能源的兴起,使传统的粮食出口国对粮食的国内需求扩大,出口量减少,从而推动了国际市场价格上升。而生物质能源作物由于收益较高,使得农民将更多的土地资源投入到能源作物的生产,竞争作物的供给因而减少,价格随之上涨,最终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带动全球农产品进入上升周期。
农产品的走强,使得全球农产品种植积极性显著提高,将带动支农行业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及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产量的提高越来越依靠对农业投入的加大。2007年我国夏粮增产6%,专家测算,这其中70%来自种植面积的扩大,另有30%来自于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的增加。由于目前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事实上更多的是依赖于农药施用量的增加。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药使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消费仅8.6美元/公顷,只有美国的1/4、法国的1/15,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药生产国。2007年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原药)达到173.1万吨,比2006年增加了24.3%。原药产能整体上供过于求,过剩的原药产能主要依靠出口消化。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农药销售额保持着平均19%的增长速度。2007年1-8月化学农药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 606.12亿元,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超过900亿元。
五大积极变化推动行业发展
环保要求趋严提高行业壁垒
政策性壁垒提高。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药企业的政策性控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产业规划均指明农药的发展要制止重复建设,压减过多的生产厂点,要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将促使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因为只有优势企业才有足够的技术和规模优势扩大产能,同时可抑制全行业的扩产冲动,有助于延长行业景气周期,并且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
去年太湖蓝藻事件之后,各地加大了对中小型污染严重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未来两年我国环保标准还将逐步提高,化工行业特别是农药行业的门槛将会越来越高。以草甘膦为例,新安两年之前在新安江的草甘膦环保装置投资为5000万元左右,每年的运行费用也一直维持2000万左右。这一成本,对于国内大量1000-5000吨/年产能的草甘膦小厂而言是难以承受的。因此,虽然未来两年草甘膦计划新建产能较多,但在新建产能中,真正能够达产的有效产能有限,特别是在08年,草甘膦整体仍将维持供需较为紧张的局面,优势公司将能最大限度享受行业景气带来的好处。
国际产能向国内转移
发达国家农药工业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成为全球农药行业增长的驱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农药行业也不例外。全球农药向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给企业带来了宝贵的技术输入和全球化市场机会,加快了国内农药行业的发展。
优势企业研发能力逐步增强
农药的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周期长的特点,实力较弱的公司无法承担。一个新品种从化合物的合成到商品化需要筛选10-13万种化合物,花费 10年时间,耗资2亿美元以上,因此研发投入对农药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农药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逐年增长。2003年扬农化工科研开发费用仅为69万元,到2006年增加到563万元。诺普信的研发投入也长期保持在销售收入的3%以上。
虽然对比国际先进农药企业10%的研发投入,我国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但其取得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扬农化工在农药上游的一些中间体领域拥有关键技术和生产能力;红太阳集团打破国际优势企业的垄断,研发出重要的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吡啶;诺普信在下游应用技术领域的开发卓有成效。
农药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长期来看,农药中除草剂和杀菌剂的发展潜力大于杀虫剂。随着国内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村集约化种地的发展,农业耕作技术的推广,带动了除草剂消费的增长,除草剂在三大类农药中增长最快,尤其是非选择性除草剂如草甘膦的需求量增长更为明显。
产业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
我国农药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目前我国农药原药生产企业600多家,农药制剂企业则更为庞大,超过1800家。不过近年来优势企业的发展明显加速,现价工业总产值前20位企业占全行业的比重已经达到31.5%。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划,未来国内前50大农药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60%。
但自2006年以来,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在逐步得到改善:首先,在国家改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环保日益得到重视,大量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资金力量薄弱的原药小厂被逐步关停,优势企业在产业政策上得到了很强的支持;其次,一些较大的农药企业经过原始积累期以后,已经能够逐步研发和生产一些重要的中间体原料以及使用基础原药做一些混配工作,进行主动的市场开拓,如扬农化工、红太阳集团、诺普信、新安股份和华星化工等;再次,由于欧美企业环保压力的日益严峻,全球农药行业出现了向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这将为我国农药行业带来宝贵的技术输入和全球化市场机会,比较典型的是在草甘膦领域。
幸运的是,这些趋势又与适逢其时的全球农产品牛市相结合,从而为我国农药行业的转型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些因素最终会造成相关企业的实际盈利超预期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建议重点配置支农行业。个股方面,维持对新安股份、华星化工和扬农化工的“推荐”评级。
受益全球农产品牛市
在此轮全球农产品牛市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农产品种植的积极性将提高,由此带动对于支农产品(农药、化肥)需求的增加,需求拉动的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毛利率提高将更具有持续性以及超预期的可能。
一方面,全球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并不乐观。以中国为例,自1996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从期初的1.30亿公顷减少到2006年的1.22亿公顷,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1.13亿公顷下降到2006年的1.05亿公顷。
另一方面,油价高涨使得以生物质能源为代表的替代能源兴起,由此拉动了农产品需求的显著增长。以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为例,由于对乙醇生产实施补贴,其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在06-07年度为5400万吨,而预计07-08年度将达到8400万吨,接近世界玉米贸易的总量。生物质能源的兴起,使传统的粮食出口国对粮食的国内需求扩大,出口量减少,从而推动了国际市场价格上升。而生物质能源作物由于收益较高,使得农民将更多的土地资源投入到能源作物的生产,竞争作物的供给因而减少,价格随之上涨,最终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带动全球农产品进入上升周期。
农产品的走强,使得全球农产品种植积极性显著提高,将带动支农行业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及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产量的提高越来越依靠对农业投入的加大。2007年我国夏粮增产6%,专家测算,这其中70%来自种植面积的扩大,另有30%来自于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的增加。由于目前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事实上更多的是依赖于农药施用量的增加。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药使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消费仅8.6美元/公顷,只有美国的1/4、法国的1/15,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药生产国。2007年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原药)达到173.1万吨,比2006年增加了24.3%。原药产能整体上供过于求,过剩的原药产能主要依靠出口消化。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农药销售额保持着平均19%的增长速度。2007年1-8月化学农药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 606.12亿元,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超过900亿元。
五大积极变化推动行业发展
环保要求趋严提高行业壁垒
政策性壁垒提高。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药企业的政策性控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产业规划均指明农药的发展要制止重复建设,压减过多的生产厂点,要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将促使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因为只有优势企业才有足够的技术和规模优势扩大产能,同时可抑制全行业的扩产冲动,有助于延长行业景气周期,并且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
去年太湖蓝藻事件之后,各地加大了对中小型污染严重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未来两年我国环保标准还将逐步提高,化工行业特别是农药行业的门槛将会越来越高。以草甘膦为例,新安两年之前在新安江的草甘膦环保装置投资为5000万元左右,每年的运行费用也一直维持2000万左右。这一成本,对于国内大量1000-5000吨/年产能的草甘膦小厂而言是难以承受的。因此,虽然未来两年草甘膦计划新建产能较多,但在新建产能中,真正能够达产的有效产能有限,特别是在08年,草甘膦整体仍将维持供需较为紧张的局面,优势公司将能最大限度享受行业景气带来的好处。
国际产能向国内转移
发达国家农药工业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成为全球农药行业增长的驱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农药行业也不例外。全球农药向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给企业带来了宝贵的技术输入和全球化市场机会,加快了国内农药行业的发展。
优势企业研发能力逐步增强
农药的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周期长的特点,实力较弱的公司无法承担。一个新品种从化合物的合成到商品化需要筛选10-13万种化合物,花费 10年时间,耗资2亿美元以上,因此研发投入对农药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农药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逐年增长。2003年扬农化工科研开发费用仅为69万元,到2006年增加到563万元。诺普信的研发投入也长期保持在销售收入的3%以上。
虽然对比国际先进农药企业10%的研发投入,我国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但其取得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扬农化工在农药上游的一些中间体领域拥有关键技术和生产能力;红太阳集团打破国际优势企业的垄断,研发出重要的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吡啶;诺普信在下游应用技术领域的开发卓有成效。
农药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长期来看,农药中除草剂和杀菌剂的发展潜力大于杀虫剂。随着国内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村集约化种地的发展,农业耕作技术的推广,带动了除草剂消费的增长,除草剂在三大类农药中增长最快,尤其是非选择性除草剂如草甘膦的需求量增长更为明显。
产业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
我国农药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目前我国农药原药生产企业600多家,农药制剂企业则更为庞大,超过1800家。不过近年来优势企业的发展明显加速,现价工业总产值前20位企业占全行业的比重已经达到31.5%。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划,未来国内前50大农药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60%。
相关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化肥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日化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钾肥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香精香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香精香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涤纶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年中国微生物脱臭市场调研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化肥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石油化工 胶合板 纤维板 生物技术 生物化工 医药行业 煤化工 造纸 化纤 塑料薄膜 工程塑料 化妆品市场 生活用纸 合成材料 洗涤剂 醋酸 甲醇价格 二甲醚 日化行业 塑料包装 塑料薄膜 农药市场 化妆品市场 洗衣粉 洗涤剂 醋酸 甲醇价格 二甲醚 合成材料
一周热点
- ·上半年橡胶机械市场颓势尽显 出口...
- ·2014年我国塑料薄膜的市场规模达...
- ·2022年全球特种纤维市场规模或超...
- ·商务部对美日等四地进口聚氯乙烯...
- ·中国工程轮胎制造商又将面临美国...
免费电子书
- ·“绵山寨主”闫吉英
- ·王华和金盛现象
- ·WDM模式创始人:袁亚非
- ·四川“焦炭大王”鲜扬
- ·李非列:“飞尚系”的幕后成长史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王林祥和他的鄂尔多斯王国
- ·“味千拉面女掌门”潘慰
- ·黄伟:资本大鳄玩转新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