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医药 出口

医药出口商须多举措应对不利因素

2008-02-18 中国化工投资网
 
    尽管去年我国医药行业经历了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国内产能过剩,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挑战,但在产业基本面的带动下,去年全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相比多年来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平均增速一直快于进口的情况,去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口、出口的增速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口平均增幅高于出口1.5个百分点。  
 
    业界预计,今年我国药企开展国际医药贸易的难度将会加大。加强自主创新,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将成为更多药企寻找发展新机会的必由之路。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小明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我国医药行业经历了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国内产能过剩,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挑战,走向国际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成为了更多企业的必由之路。在产业基本面的带动下,去年全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85.9亿美元,同比增加25.6%,其中,出口245.9亿美元,同比增加25.1%,与全国整体出口增速相当;进口140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全年医药对外贸易顺差达105.9亿美元,但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1.5个百分点。
 
  进出口结构呈新变化
 
  企业开拓高端市场据周小明介绍,多年来,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不仅保持持续的顺差,而且出口平均增速一直快于进口。但去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口、出口的增速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口平均增幅高于出口1.5个百分点。与2006年相比,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的同比增速由26.3%下降到2007年的25.1%,下降了1.2个百分点,更突出的是进口由11.2%提高到2007年的26.6%,上升了11.2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之间反映了过去一年宏观经济对行业进出口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出口退税等原因制约了医药保健品出口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国内需求的放大拉动了医药保健品的进口。
 
  从中药类、西药类、医疗器械类三大类产品来看,去年西药类产品对外贸易比重从2006年的61.1%上升到63.1%,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其他两个大类的比重都有所下降,进口、出口也呈现同样的特点。周小明认为,去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两个趋势,一是西药类、医疗器械类产品占贸易的比重及对贸易增长的贡献度日益增加,特别西成药和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进口的增长迅速;二是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反映了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特别是中低端医疗器械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我国企业开拓国际高端市场的方式日趋多元化。为更有效地开拓国际高端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纷纷通过了欧美制剂和原料药认证,以获得市场准入的通行证。截至去年底,已有12家制剂生产企业(包括3家中药企业)通过了欧盟GMP认证,华海制药制剂车间通过了美国FDA的c-GMP。另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百家企业的100多个产品通过了欧盟原料药COS认证,而获得美国FDADMF文件的企业则超过300个。
 
此外,借助境外融资亦成为我国药企走出去的新方式。近年来,深圳迈瑞医疗、哈尔滨平川药业、沈阳三生制药等药企,纷纷以首次公开发行等方式在英国伦敦、新加坡以及美国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股市上市。生物医药行业已位居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前五大行业之一。截至去年底,已有20多家医药企业在海外上市(不包括香港股市),而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成为中国药企海外上市融资的首选。去年,先声药业、贵州同济堂、无锡药明康德等中国制药企业已先后在纽交所成功上市。新一轮的海外上市融资潮流对我国药企跨越市场壁垒、更快地进入所在市场流通领域、吸纳海外资金用于研发和生产等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出口有望持续增长面临挑战更加严峻展望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形势,周小明预计,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幅,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亿美元。
 
  周小明分析,新的产业政策因素将对我国医药外贸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自去年初开始,针对医药产业的政策、措施之多,密度之大,影响之深是多年来罕见,这些政策因素势必在今年得以延续并凸现明显的政策效应。如新实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促使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更多地从内部挖潜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或通过对外技术合作寻找新的突破口;即将实施的《制药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将增加大宗原料药企业的环保成本,而水、煤、电、油等价格的上涨以及劳动、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等,将大大增加企业生产的综合成本;国家药监部门正在酝酿出台药品出口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进出口管理办法,将导致部分弱小或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被淘汰出局。由此,自主创新、瞄准高端产品与市场无疑将是新胜出企业的首要选择,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有望因产业内部的调整而出现新的变化。
 
  对我国广大药企来说,今年又是充满商机的一年。今年全球将有年销售额约200亿美元的药品面临专利过期,数额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在全球医药制造中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带动下,我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仿制到期的专利产品,更多地承接原料药、制剂等产品的国际生产、研发外包,开展药品委托临床试验,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更加细化。
 
  周小明同时指出,近年来,针对“中国制造”产品的指责声在世界范围四起,国际医药贸易中于我不利的负面因素较之以前明显增加,贸易摩擦将呈现多样化趋势,诉诸人权、社会责任、环保等非关税壁垒对我医药产品发难也将会增多。因此,我国药企在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将面临新的挑战,开展国际医药贸易的难度将会加大。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