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聚氯乙烯 前景 看好

中国聚氯乙烯前景看好

2007-08-29 中国化工投资网
 

  2007年上半年,聚氯乙烯(PVC)价格走出了一波较好的行情。自3月份起,国内PVC价格开始大涨,一季度PVC均价还只有6600元/吨,到6月中旬已经达到7800元砘,创近年新高。7月初,受出口退税下调政策的影响,国内PVC市场曾一度出现了价格的下挫,但是到7月中旬后期,在电石原料紧缺和全国大范围暴雨导致交通运输受阻等因素的支撑下,PVC价格再度回升,到8月份已经站到了吨价8000元以上。

    预计未来,PVC在中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PVC的人均消费量来看,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为15-20千克,而我国仅6千克左右。PVC需求60%来自建筑行业,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全面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都将拉动PVC需求的快速增长。据预测,未来几年国际PVC需求将以年4.1%的比率增长,而中国将成为PVC供需的主要国家,未来几年表观消费增速将达10%-15%左右。

    PVC价格上涨缘自成本上升,一体化企业受益

    节能减排和环保因素推动的成本上升,是目前电石法PVC价格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发改委对电石产能的限制和电石用电价格的调整,导致电石供应偏紧,从而使电石法PVC成本大幅上升。

    尽管目前PVC价格处于近两年来的高位,但是扣除成本提升因素,实际仅相当于2006年6800元/吨左右的水平。其中,电石价格从一季度的2300元/吨上涨到了二季度末的2800元/吨,个别地方的电石价格已经达到3000元/吨以上,相当于PVC成本增加了750-1050元/吨。

    PVC价格上扬对一体化企业有利,这些企业由于具备完善的产业链,在电力成本上具有优势(电力占据PVC70%左右的成本);而非一体化企业则难以在PVC价格上扬中大幅获益,特别是一些小型PVC企业,随着电石成本上升,面临着开工率降低或停产的风险。

    PVC行业产能大于需求,但由于开工率低等因素,2006年国内PVC产能仍不能满足自给,预计未来两年100万吨/年的消费增量赶不上200万吨/年的产能增量。从新建规模及规划项目来看,未来两年国内PVC行业竞争将更激烈。

    未来向资源地转移,吨价维持在6300元以上

    从国内PVC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有向资源地转移或整合的趋势。国际PVC生产正由通用化转向高性能化、专用化和工程化,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然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需要进行新的设备投资,且国内的技术又相对匮乏,因此,国内PVC企业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转型。预计未来几年,产能过剩将促使通用PVC企业依赖于成本竞争,而拥有了资源才能保证竞争优势。

    预计未来几年,PVC价格将维持在6300元/吨以上。理由如下:第一,目前国际PVC产能的85%为乙烯法,未来几年预计油价高位运行,高成本将阻止乙烯法PVC价格的暴跌;而技术进步使得电石法PVC的性能正逐步接近乙烯法,两者之间的价差不会拉开太大。第二,平均5分钱的差别电价,将给电石带来170元/吨的附加成本;如果再取消高耗能电力优惠(大多在0.1-0.2元/千瓦时),成本增加将更快。第三,副产品烧碱销售不畅以及废渣环保处理等因素都会抑制PVC的开工率。

  此外,电石法PVC为高耗能产业,向发达国家的出口会受到限制;城镇化、塑代钢等的快速发展会带动PVC的消费,对PVC价格会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据测算,国内一体化电石法PVC平均完全成本为5500-5800元/吨(含税)左右,而普通电石法PVC成本为6100-6300元/吨。到2008年,我国一体化电石法PVC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仍不足50%,因此普通电石法完全成本6300元以上应该是PVC的合理价位。

    PVC行业健康发展,需要重视三大问题

    一是氯平衡副产烧碱的销售问题。氯碱作为PVC的配套工程,解决了PVC生产对氯气的需求问题,但这要求烧碱销售必须通畅。然而,烧碱产能过剩是市场发展的长期状况。所以,为了保证PVC的正常开工,一些企业采取了烧碱保本销售的经营策略。

    二是离子膜烧碱出口将是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策略之一。目前烧碱的全球贸易量超过50亿吨/年。在澳大利亚,制铝行业每年消耗150万吨左右的烧碱,是全球最大的烧碱进口国。值得注意的是,国外铝精炼厂对隔膜法生产的烧碱加以限制,而离子膜烧碱工艺受到青睐,预计国内离子膜烧碱出口比例将逐渐提升。国际烧碱市场目前基本由美国、日本、沙特把持,澳大利亚是它们共同的出口市场。美国年出口量在160万吨左右,沙特出口量超过40万吨,日本近几年来出口量维持在60万吨左右,国内烧碱企业要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只有靠成本取胜。

    三是出口退税可能进一步缩减,外销比例较大的企业应注意规避。我国政府对出口退税的调整估计不会是短期的,这对塑料制品、橡胶制品行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大大限制了那些单纯依靠批量出口以获得利润的企业的发展。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