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医药 市场
医药市场:我国和印度的角逐
2007-11-06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世界医药市场是一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全世界的医药市场销售额达到了6400亿美元。随着医药市场服务的扩大,老龄化、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以及新兴市场的出现,全球制药业的潜能正在进一步得到释放。而其中生物制药的跨国合作市场空前壮大,为印度、中国等国家带来了一次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在日前 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一份出自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注意。
生物医药外包———新兴的市场
报告指出,生物医药的合作和外包是目前跨国制药公司的一个主要的经营手段。过去的十年,越来越重的新药研制带来资金上的偿还压力,越来越多的专利药过期,都促使制药公司寻找新的领域发展,从不治之症的治疗方法、新发现患者到未开发地区的新基因,都是他们要开发的对象。创新的生物技术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相对于传统药,使患者用药更有针对性、更有效,这促成了生物制药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已经积累了可观的资本,2004年是212亿美元、2005年达到197亿美元。
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手段,不仅创造了许多利润,同时,能够解决时下医疗需求没得到治愈的病患群体。国际学者们普遍认为,市场的空间和潜力必须在全球基础上挖掘,像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就被证明是临床试验或以及药业的待开发区域。同时,中国、印度这两个在亚洲迅速发展的经济区也都将生物技术产业视做国家实现医药产业现代化引擎的一个契机。
目前的趋势是,国际制药公司的高管们将生物制药外包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了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地区。这四个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程度不同。近几年,中国和印度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世界知名的安永会计师事物所曾调查了医药类和非医药类公司的348名高管人员,请他们对公司在中国和印度的经营状况进行述评,他们都提到,假药是他们在中国和印度面临的风险之一。
中国、印度市场和政策环境对比
中国和印度代表了这个世纪最有经济发展前途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分别是世界人口位列第一和第二的国度,更重要的,他们在GDP的增长速度上、人才储备上都有丰富的资源。上述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表明,很多跨国公司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将研发重点放在亚洲经济区域的这两个国家中,内容包括:外包活性药物成分、合同研究、临床研究、数据管理、生物信息及合作研究等领域。数据还显示,37%的医药公司的被访问者都认为,他们公司在这两个国家的投资水平将会在2010年超过1.5亿元。
中国与印度,作为亚洲两个经济正在崛起的人口大国,在生物医药市场的发展有无限的伸展空间,同时,在国际化的竞争中也将成为对手,他们将共同面对跨国企业在投资、技术项目研发和人才储备上激烈的争夺。其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如何,可做如下比较:
对中国的评估
未来,估计中国制药业市场在6亿美元至20亿美元之间。6亿美元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按照10亿人口计算,每人每年的药物消费仅为6美元。
不过,随着中国政府医疗保险政策的推广,中国医药市场在今后的20年会以15%%—20%%的速度增长。
政府层面的支持:
中国政府制定了制药企业的生产法规(GMP),任何生产企业都要通过认证,这是政府加强监管并与西方接轨的手段之一。中国有标准的临床试验程序,对患者的研究许可并完全对外公开。尽管政府鼓励在临床试验的程序上迈出了一大步,但是,申请临床试验阶段的批准时间要比美国长。中国需要6个月的时间批准,而美国是1个月。
税收方面:
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新的税收制度将生效,很多外资企业放眼中国市场的潜在增长和强大的国内需求,认为相对于产生利润和整个市场的重要性,较高的税收不会增加太多的经济负担,可以接受。在一些地方政府,像上海,不仅继续鼓励外商投资,还为制药企业设立其业务提供多渠道服务。如考虑到上海外资公司面临的实际业务,当地税务局提出了量身定做的征税方法。
跨国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
跨国高管们在调查中承认,关键问题不在立法环境,新的立法已经到位并除去了一些隐患。真正的问题是执法。另外,跨国公司面临许多仿制药的竞争。中国4000多家制药厂的95%都是生产仿制药的。
5—10年后中国制药公司会怎样?
中国的制药企业正在走向成熟。安永的调查结果指出,中国仿制药企业很快就会进入世界的版图,但是,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法律知识以及走向全球市场的先见之明。
生物医药外包市场趋势:
中国生物制药外包的势头发展迅猛,以北京为例,成立于2005年9月的中国生物技术外包联盟(ABO)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接到订单超过了2亿元。
对印度的评价
印度医药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驱动的原因:一是医药领域的跨国公司正在扩大在其国内的市场;二是强大的国内经济和西方影响刺激了慢性病治疗药物的需求。跨国公司曾经占有印度市场的70%的销售份额并控制着医药市场,然而现在已经不到1/4。由于价格环境、平行进口及非专利药物的竞争威胁阻止了很多跨国公司在印度营销自己的品牌,他们中很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撤出印度市场而现在又重新在印度开展业务。目前,多半印度制药市场被治疗急性疾病的药物控制,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3/4。虽然,印度医疗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但是,能够支付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群在不断增加。专利药物在印度销售量中的比例不足2%。预计2015年仅增长到7%。印度市场在今后一段时间仍会一直被仿制药控制。
印度政府的作用:
政府解除价格管制对跨国企业的影响不大,因为价格最终是由市场决定的,政府在扩大医疗机构服务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税收方面:
在印度,1961年颁布的个人所得税旨在刺激研发活动、增加药品出口以及将印度发展成为医药生产中心。政府也提供税收优惠,在研发投入上实行加权扣税,同时加快了研发设备购置折旧率。制药企业可以从应纳税的收入中扣除研发经费的150%%。10年内,在完成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政府还百分之百扣除公司研发活动带来的利润和收益。
仿制药在印度的前景:
印度的制药公司将自己定位于经授权的仿制药物公司的合作生产商。在经历了最初的对抗之后,现在转向了合作与竞争,形成了共存的局面。
印度知识产权的实施情况:
印度在2005年1月才实施药品专利法。目前,政府正在建立适当的基础设施,如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庭和更多计算机管理的数字化的专利局。
生物医药外包市场发展:
在外包领域,印度的发展比中国早但规模并不是很大,目前还很难吸引大的公司的投资和支持。
生物医药外包———新兴的市场
报告指出,生物医药的合作和外包是目前跨国制药公司的一个主要的经营手段。过去的十年,越来越重的新药研制带来资金上的偿还压力,越来越多的专利药过期,都促使制药公司寻找新的领域发展,从不治之症的治疗方法、新发现患者到未开发地区的新基因,都是他们要开发的对象。创新的生物技术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相对于传统药,使患者用药更有针对性、更有效,这促成了生物制药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已经积累了可观的资本,2004年是212亿美元、2005年达到197亿美元。
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手段,不仅创造了许多利润,同时,能够解决时下医疗需求没得到治愈的病患群体。国际学者们普遍认为,市场的空间和潜力必须在全球基础上挖掘,像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就被证明是临床试验或以及药业的待开发区域。同时,中国、印度这两个在亚洲迅速发展的经济区也都将生物技术产业视做国家实现医药产业现代化引擎的一个契机。
目前的趋势是,国际制药公司的高管们将生物制药外包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了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地区。这四个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程度不同。近几年,中国和印度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世界知名的安永会计师事物所曾调查了医药类和非医药类公司的348名高管人员,请他们对公司在中国和印度的经营状况进行述评,他们都提到,假药是他们在中国和印度面临的风险之一。
中国、印度市场和政策环境对比
中国和印度代表了这个世纪最有经济发展前途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分别是世界人口位列第一和第二的国度,更重要的,他们在GDP的增长速度上、人才储备上都有丰富的资源。上述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表明,很多跨国公司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将研发重点放在亚洲经济区域的这两个国家中,内容包括:外包活性药物成分、合同研究、临床研究、数据管理、生物信息及合作研究等领域。数据还显示,37%的医药公司的被访问者都认为,他们公司在这两个国家的投资水平将会在2010年超过1.5亿元。
中国与印度,作为亚洲两个经济正在崛起的人口大国,在生物医药市场的发展有无限的伸展空间,同时,在国际化的竞争中也将成为对手,他们将共同面对跨国企业在投资、技术项目研发和人才储备上激烈的争夺。其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如何,可做如下比较:
对中国的评估
未来,估计中国制药业市场在6亿美元至20亿美元之间。6亿美元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按照10亿人口计算,每人每年的药物消费仅为6美元。
不过,随着中国政府医疗保险政策的推广,中国医药市场在今后的20年会以15%%—20%%的速度增长。
政府层面的支持:
中国政府制定了制药企业的生产法规(GMP),任何生产企业都要通过认证,这是政府加强监管并与西方接轨的手段之一。中国有标准的临床试验程序,对患者的研究许可并完全对外公开。尽管政府鼓励在临床试验的程序上迈出了一大步,但是,申请临床试验阶段的批准时间要比美国长。中国需要6个月的时间批准,而美国是1个月。
税收方面:
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新的税收制度将生效,很多外资企业放眼中国市场的潜在增长和强大的国内需求,认为相对于产生利润和整个市场的重要性,较高的税收不会增加太多的经济负担,可以接受。在一些地方政府,像上海,不仅继续鼓励外商投资,还为制药企业设立其业务提供多渠道服务。如考虑到上海外资公司面临的实际业务,当地税务局提出了量身定做的征税方法。
跨国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
跨国高管们在调查中承认,关键问题不在立法环境,新的立法已经到位并除去了一些隐患。真正的问题是执法。另外,跨国公司面临许多仿制药的竞争。中国4000多家制药厂的95%都是生产仿制药的。
5—10年后中国制药公司会怎样?
中国的制药企业正在走向成熟。安永的调查结果指出,中国仿制药企业很快就会进入世界的版图,但是,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法律知识以及走向全球市场的先见之明。
生物医药外包市场趋势:
中国生物制药外包的势头发展迅猛,以北京为例,成立于2005年9月的中国生物技术外包联盟(ABO)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接到订单超过了2亿元。
对印度的评价
印度医药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驱动的原因:一是医药领域的跨国公司正在扩大在其国内的市场;二是强大的国内经济和西方影响刺激了慢性病治疗药物的需求。跨国公司曾经占有印度市场的70%的销售份额并控制着医药市场,然而现在已经不到1/4。由于价格环境、平行进口及非专利药物的竞争威胁阻止了很多跨国公司在印度营销自己的品牌,他们中很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撤出印度市场而现在又重新在印度开展业务。目前,多半印度制药市场被治疗急性疾病的药物控制,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3/4。虽然,印度医疗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但是,能够支付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群在不断增加。专利药物在印度销售量中的比例不足2%。预计2015年仅增长到7%。印度市场在今后一段时间仍会一直被仿制药控制。
印度政府的作用:
政府解除价格管制对跨国企业的影响不大,因为价格最终是由市场决定的,政府在扩大医疗机构服务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税收方面:
在印度,1961年颁布的个人所得税旨在刺激研发活动、增加药品出口以及将印度发展成为医药生产中心。政府也提供税收优惠,在研发投入上实行加权扣税,同时加快了研发设备购置折旧率。制药企业可以从应纳税的收入中扣除研发经费的150%%。10年内,在完成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政府还百分之百扣除公司研发活动带来的利润和收益。
仿制药在印度的前景:
印度的制药公司将自己定位于经授权的仿制药物公司的合作生产商。在经历了最初的对抗之后,现在转向了合作与竞争,形成了共存的局面。
印度知识产权的实施情况:
印度在2005年1月才实施药品专利法。目前,政府正在建立适当的基础设施,如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庭和更多计算机管理的数字化的专利局。
生物医药外包市场发展:
在外包领域,印度的发展比中国早但规模并不是很大,目前还很难吸引大的公司的投资和支持。
相关报告
- ·中国中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石斛行业投资热点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疫苗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诊断试剂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石油化工 胶合板 纤维板 生物技术 生物化工 医药行业 煤化工 造纸 化纤 塑料薄膜 工程塑料 化妆品市场 生活用纸 合成材料 洗涤剂 醋酸 甲醇价格 二甲醚 日化行业 塑料包装 塑料薄膜 农药市场 化妆品市场 洗衣粉 洗涤剂 醋酸 甲醇价格 二甲醚 合成材料
一周热点
- ·上半年橡胶机械市场颓势尽显 出口...
- ·2014年我国塑料薄膜的市场规模达...
- ·2022年全球特种纤维市场规模或超...
- ·商务部对美日等四地进口聚氯乙烯...
- ·中国工程轮胎制造商又将面临美国...
免费电子书
- ·“绵山寨主”闫吉英
- ·王华和金盛现象
- ·WDM模式创始人:袁亚非
- ·四川“焦炭大王”鲜扬
- ·李非列:“飞尚系”的幕后成长史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王林祥和他的鄂尔多斯王国
- ·“味千拉面女掌门”潘慰
- ·黄伟:资本大鳄玩转新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