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医药 政策

医药增长快速 未来取向仍靠政策

2007-10-17 中国化工投资网
 

  2006年以来,是医药行业调整、振荡、变革的时期。新政策频繁出台,许多医药企业也因自身的种种问题对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动准备不足而陷入了困境。2007年开始,医药行业从寒冬中逐渐复苏,实现平稳增长。上半年,医药类12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7.04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43%。

  净利润的显著增长一方面是由于非主业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在变革大潮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提高,成功地实现了费用控制。

  未来医疗市场的走向,仍将与医改的政策息息相关。新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已开始执行,医疗器械统一采购的方案也已出台,国家对血液制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一系列的新措施将指引医药企业朝着更加集中、规范的方向迈进。我们认为,在医改大潮中将受益较大的公司及子行业包括,研发创新能力雄厚的公司、化学制药龙头及大型普药企业、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子行业,以及医药商业领域。

  4季度,医药企业仍将面临着政策变动、环保压力加大、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在整体基本面难有大改观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把投资目标集中在具有亮点的个股上。包括医改受益的企业,例如恒瑞医药、双鹤药业、国药股份等;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例如天坛生物;享受原料药涨价的公司,例如广济药业、华北制药。

  未来走向仍看政策

  行业运行现状与趋势分析医疗改革、反商业贿赂、新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医药分业、统采……医疗行业正值此震荡、调整、变革的时期,中国医药市场明天的大门在哪里?能否看到新的机会?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讨论。

  2007年以来,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保持平稳增长。1~7月,医药全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424.49亿元,同比增长23.47%,在经历了前一段时间的低迷后,创下两年来的新高,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4.1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

  从基本面来看,医药行业目前仍处于寒冬后的调整、回暖时期,并无太大惊喜,而整个行业的二级市场表现也乏善可陈,甚至难以找出表现抢眼的子行业。在投资主线不甚清晰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仍将是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强大因素,此外寻找一些主营收入显著增长以及有望在整合中受益的公司,也将是我们在四季度的投资思路。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决定调整260种西药最高零售价格。药品调价平均降幅为19%,最大降幅百分之62%,降价金额约50亿元人民币。这是发改委发布的第24次药品降价令,从2006年开始,发改委分7批对列入中央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重新核定了价格。目前列入政府定价目录的药品共1500种左右,其中的900余种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价格。

  7月27日,卫生部举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新闻发布会,在会上表示,所有非营利性医疗器械机构的医疗器械必需由政府统一采购。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将对原本风平浪静的医疗器械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认为,政府集中采购将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加速行业洗牌,许多中小企业会由于实力不济被挡在政府采购的门槛之外。而与此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方案如果在执行中没有考虑周全,就有可能造成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致使盈利微薄的情况。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检疫期进行了规定,要求原料血浆检疫期不少于90天,即将采集并检测合格的原料血浆放置90天后,经对献浆员的血浆样本再次进行病毒检测并合格后,方可将90天前采集合格的原料血浆投入生产。此举将会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但也使相关企业的成本投入加大。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仅覆盖了30%的城镇居民和约10%的农村人口,新的工作思路下,国家将逐渐将医疗保险扩大到城镇非就业人口,扩大新型农村合村医疗的覆盖范围,并最终形成覆盖全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2007年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增幅位列各项事业之首,达86.8%。根据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草案,中央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145.36亿元,增长86.8%,增幅列各项事业之首。

  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从10月1日起实施,新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创新药物根据创新程度设置不同的通道,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厘清新药证书的发放范围,进一步体现创新药物的含金量。三是提高了对简单改剂型申请的技术要求,更加关注其技术合理性和研制必要性。四是提高了仿制药品的技术要求,强调仿制药应与被仿药在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上保持一致。通过解读新办法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今后政策的方向将鼓励创新药物的生产研发,对仿制药及改剂型的药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年底以前,医疗改革方案有望进一步明朗,医改无疑将长期利于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但短期内,行业仍面临着竞争激烈、新药审批放缓、成本压力加大、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等压力,基本面在四季度恐难有大改观。

  药品销售终端呈现微妙变化纵观上半年的行业运行情况,我们发现,处于变革时期的医药市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产销衔接能力。药品的销售主要通过医院终端和零售终端实现,其中,各级医院与零售渠道药品销售的占比约为4:1。随着医改方案的出台和医疗市场整顿的进行,未来医院终端市场的规模仍将继续扩大,但增长率可能逐渐下降。此外,医院渠道药品销售占总体医药销售的份额将有所下降。医院终端市场将不断向大型企业集中。而对于零售终端,2006年药店销售占到药品总销售份额的20.87%,预计未来零售份额仍将不断上升。

  四季度效益将明显回升

  2007年上半年业绩回顾与四季度展望行业运行稳中有升,4季度仍将保持从2007年半年报的统计数据来看,医药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体现出明显的回升。上半年,医药类12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7.04亿元,同比增加15%;实现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加43%。

  变革环境下的投资策略经历了政策的振荡与洗礼,医药行业已经走出低谷,迈向寻求新发展的道路。虽然医疗体系中深层次的矛盾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但政府投入偏低、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用药监管制度不健全以及新药审批工作的完善等问题将会不同程度地得以缓解。医改仍将成为医药行业的最重要“催化剂”。

  随着医改的加速,社区医疗合新型农村合作体系的发展,将改变目前药品消费过分集中于城市大医院的市场格局。各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上的运作方式都面临重大调整,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就整个行业而言,4季度仍处于逐渐调整、转型的时期,且目前的估值并无优势。此外,医药企业将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及环保压力,因此基本面难有大程度的提升,我们认为4季度医药行业仍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值态势。因此,我们对于医药板块4季度的投资策略可以归纳为:在整体板块难现拐点的情况下,寻找存在亮点的公司。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