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英利 光伏

英利加快光伏业务的产能扩张步伐

2010-10-14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近日,英利和富士康科技两大集团初步确定与同煤集团共同在大同建设年产能力为2.7万吨的多晶硅项目,以及总规模为年产1GW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

  文/中投顾问

  近日,英利和富士康科技两大集团初步确定与同煤集团共同在大同建设年产能力为2.7万吨的多晶硅项目,以及总规模为年产1GW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据悉,多晶硅一期项目计划投资266亿元,年产6000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一期项目计划投资2亿美元,年产2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指出,今年以来,世界太阳能光伏行业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期,下游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稳步增长,带动了市场对多晶硅料的需求,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多晶硅的现货价格从每公斤60多美元启动,目前已经直逼100美元/公斤的价格关口。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纷纷扩产和延伸光伏业务链。

  李胜茂认为,目前英利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但是要想巩固其行业地位,以及获得进一步的大发展,就必须在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进一步的扩大光伏电池组件的产能,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另外鉴于近年来多晶硅价格起伏较大,以及多晶硅制造环节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的重要地位,公司必须积极扩大多晶硅产能,掌握企业发展的主动权。

  此次,英利选择与富士康科技和同煤集团合作在大同建设多晶硅、光伏电池生产线是务实可行的。首先,该项目2.7万吨的多晶硅产能和1GW的光伏电池产能在业内都是首屈一指的,一旦项目投产将极大的增强英利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内的竞争力;其次,英利大同项目投产后,能真正的将公司打造成为光伏业务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其抗风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李胜茂指出,英利选择富士康和同煤集团作为合作伙伴,显然也是经过充分酝酿的。一方面,光伏电池组件的主要生产成本是人力资源成本,而富士康长期以来都在从事劳动密集型业务,其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富士康合作有利于降低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多晶硅生产的主要成本来自于电能消耗,同煤集团不仅生产各大电厂使用的动力煤,与国内主要发电企业关系良好,而且自身就拥有发电业务,所以这对降低英利在大同的多晶硅项目的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中投顾问最近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英利选择在大同布局多晶硅和光伏电池生产线非常明智。首先,大同地理位置优越,距离西北地区的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相对较近,而上述地区恰恰是国内太阳能光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在这一地区布局光伏电池生产线,有靠近销售市场的便利条件。其次,大同市的含硅矿石资源非常丰富,且品位较高,非常适合用作生产多晶硅。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