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玉米制油 争粮

【南方日报】玉米制油被指与百姓争粮有可能被叫停

2010-08-11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近日,一份叫停“玉米制油”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有报道称,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近日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应该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

     近日,一份叫停“玉米制油”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有报道称,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近日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应该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

  据了解,中商石油委之所以提交上述建言,是因为“汽油与百姓争粮”,导致国内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现玉米净进口状况,并推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介绍,该上书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和批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之中。

  这份建言要求发改委通过行政手段来禁止玉米制油,有专业人士提出质疑,玉米制乙醇汽油的产量相对于国内的汽油需求来说微不足道,在玉米价格不断升高的背景下,这种制油手段会通过市场调节,根本不需要行政手段干预。

  价格补贴下玉米制油项目扩产

  赵友山说,今年以来,中商石油委经过市场调研,发现部分乙醇加工厂为了享受国家每吨1880元的补贴以及免税政策,使用粮食加工车用乙醇汽油,将新上市的玉米抢购一空。

  “由此带来了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严重短缺,价格大幅度上涨,市场上农副产品供应也面临短缺,给国家的农副产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赵友山告诉记者。

  据了解,2008年全球粮食大涨之时,国内大豆、玉米等农产品(18.30,0.40,2.23%)价格快速飞涨,国家果断采取了措施停止一切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上马。然而,随着2009年粮食丰收,粮食价格上涨压力逐渐消退,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又纷纷扩大产量。

  赵友山介绍,中商石油委调查发现,在国家高额补贴的诱惑下,黑龙江等地部分酒精厂目前又开始使用玉米生产车用乙醇汽油,并大量抢购玉米。由于养殖业没有国家补贴政策,因此无法承受高涨的饲料玉米价格,进而造成市场上的农副产品供应面临短缺,价格上涨。

  玉米制油推高粮价

  中商石油委方面称,该机构今年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国内部分乙醇加工厂为了享受每吨1880元的国家补贴及免税政策,使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将新上市的玉米抢购一空,使得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玉米严重短缺,且价格大幅度上涨。

  根据中商石油委的调研,我国目前仍有1000万吨乙醇汽油制造产能,按每3吨玉米制1吨乙醇汽油的行业生产水平计算,每年需要3000万吨的玉米原料。

  受旱灾及洪涝灾害影响,今年粮食价格一路高歌,专家预测,7月份CPI将达到3.3%—3.5%,通胀压力显现。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告诉记者:“高油价催生了粮食乙醇来替代油的行为,原本相对偏紧的粮食供求关系被打破,粮食价格上涨,随之带动新一轮涨价。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分析,玉米价格上涨后,下游的玉米饲料价格必然也会跟着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又波及到养殖业,导致市场上鸡肉、鸡蛋等产品价格上涨,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

  韩晓平说,乙醇汽油本身是为了消化陈化粮,这个项目的前提是不影响人和动物的粮食,除了玉米,番薯、秸秆都可以做。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高油价和政府补贴是玉米制乙醇汽油的根本原因,虽然后来政府撤消了补贴,但是居高不下的油价依然能够吸引企业扩大生产。

  用行政手段能否遏制?

  赵友山称,中商石油委已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国家发改委,呼吁政府叫停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并建议把相关补贴倾斜到使用木薯、麦秸等原料加工乙醇的项目中去,既可促进生物汽油的技术发展,又能解决汽油与百姓争粮食的问题。

  但是,业内人士称,用行政手段禁止玉米制乙醇汽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从企业利益的角度,让市场自己调节。

  玉米制造乙醇汽油是在2004年前后国家粮食富裕、价格过低、农民增收难情况下,政府鼓励一些企业上马项目,消化过剩玉米的。

  业内人士认为,不应该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叫停。有专家建议,政府可以通过采取行政手段紧急叫停新上项目的同时,对于已经在建和在生产的项目,尽量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调控“叫停”。

  最为可行的办法是,大幅度降低中国国内汽柴油价格,挤压乙醇汽油利润空间,这将使得乙醇汽油项目望之生畏,自然不敢盲目上马;必须通过技术改造和使用相对廉价原料来大幅降低成本生产,比如:使用木薯、麦秸等原料加工乙醇等。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811/08308459800.shtml (南方日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