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本土轮胎 产能 过剩

【经济观察报】本土轮胎企业产能过剩

2010-06-25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中国的国产品牌轮胎企业正面临着生产过剩的危机。自美国轮胎“特保案”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来,此前严重依赖出口的国产轮胎品牌都遭到沉重打击。

  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中国的国产品牌轮胎企业正面临着生产过剩的危机。自美国轮胎“特保案”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来,此前严重依赖出口的国产轮胎品牌都遭到沉重打击,但与此同时,国产轮胎的产能却在不断增加。

  

     来自广州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广东对美国轮胎出口下降13.7%,所占比重也由去年的39.1%下降至今年的29.7%。而根据橡胶工业协会“十一五”规划和预测,2010年,中国轮胎总产量将达到约7亿条,增幅达7%左右。

  国产轮胎品牌约有超过40%的市场在国外,尤其美国市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目前来看,出口的严重受阻并未影响国内轮胎企业的扩产热情。

  业内人士认为,大部分国内轮胎企业大规模扩产,且急于上马新的轮胎项目,主要是看好繁荣的国内汽车市场,希望能借此挖掘国内的需求,实现“由外向内”的转型。但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出口受阻

  2009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3年中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

  紧随其后,欧盟也对中国制造的轮胎竖起了“环保壁垒”,阿根廷也展开了轮胎的反倾销。到目前为止,向中国轮胎出口企业提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国家已达10余个。

  更令国内品牌轮胎厂商心急的是,今年以来,包括天然橡胶在内的原材料价格高涨,其中,天然橡胶、天然铁矿石价格都是翻倍增长。

  目前中国天然橡胶70%依赖进口,进口关税高达20%。自去年8月份开始,广东天然橡胶进口均价持续上涨,从每吨1459.3美元涨至今年5月份每吨24800美元。尽管许多企业上调轮胎出厂价格,但远跟不上橡胶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在国外冷、国内热的汽车市场现状中,国产轮胎并没有出现由出口向内需的转变。”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表示。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轮胎产量为16744万条,而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出口轮胎8022万条,我国轮胎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8%,出口依赖依然很大。

  加速生产

  虽然面临出口受阻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但国内轮胎品牌企业的生产线仍“热火朝天”。

  2009年,金宇轮胎有限公司年产1050万套半钢子午胎项目已部分投产;双星集团上马了年产10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山东玲珑年产1200万套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等五个建设项目也已开工;今年年初,中策在下沙再开建22万平方米的厂区。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轮胎产量为7416万条,同比增加25%,环比增加1.6%,1至5月份轮胎总产量为31230万条,同比增加31%。

  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年初,市场普遍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呈复苏态势,因此各轮胎市场均处于补库存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厂家会得到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市场非常好,所以大部分厂家都想当然地加快生产。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季度会员企业出口量仅占产量39%,与以往正常情况相比增长仍然较弱,国内轮胎市场需求增量有限,加之新增产能大量释放,有可能产生供大于求的局面。”

  目前,原本就靠打“价格战”安身立命的国内品牌轮胎,价格已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有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载重、轻卡、轿车等各类品种价格比上月下降都在15%以上,其中,轿车子午胎价格比上月下降近30%,载重子午胎下降超过15%。

  沈金荣坦言,“如果按现在原材料的价格,并且以现在的售价来销售轮胎,那么中国轮胎行业将全面亏损。”

  艰难转身

  当出口受阻的时候,大部分国内轮胎企业都开始将战略重心由国外转向国内。但事实证明,这种转身困难重重。

  “在轿车领域,国产品牌轮胎以前还曾在夏利等低端车型上应用,但现在几乎已经很少在轿车上看到国产品牌的轮胎了,国产品牌轮胎大部分只能应用在卡车和货车领域。”曾由国产品牌轮胎经销商转为国外品牌直营店老板的梁全胜(音)如此表示。

  目前,国内轮胎市场已经被国外轮胎企业群雄盘踞。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本土轮胎品牌的竞争力明显较弱。

  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理事长、三角集团公司董事长丁玉华看来,这首先归咎于产品本身。从总体上看,国内品牌的轮胎产品档次不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竞争力明显不足。

  “我们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销售,高端市场则被国外品牌所主导。以轿车和轻卡子午胎为例,2009年,国内轿车和轻卡子午胎产量约为2.4亿条,其中外资约占75%。”丁玉华说。

  此外,中国轮胎在国际市场上的“拼价格”现象十分严重。在美国市场上,同样规格的一条轿车胎,国内品牌仅卖48至50美金,而国际知名品牌则可卖到170美金以上。

  即使是在国内做贴牌生产的国际品牌,虽然与本土品牌出自同一条生产线上,但其价格仍比本土品牌高出50%。

  目前,国外品牌的轮胎已占国内子午胎市场80%以上的份额,原国有重点轮胎企业也已有一半被外资并购,且依然逃避不了“走低端”的厄运。

  常轶智认为,由于国内轮胎行业缺乏对市场的深入研究,整个销售过程基本是交由各代理商负责跟踪,所以造成了渠道混乱、一线市场跟进不及时、代理商经营实力参差不齐、销售推广单一的现状,而对其销售起关键支撑作用的二级商及直接车队用户,开发控管力度也不够。

  更重要的是,近几年中,国外轮胎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对国产轮胎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近五年,外资在中国轮胎产业投资增加了近30亿美元,投资额度和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目前,外资品牌企业工厂总数达30家,生产能力1.5亿条。

  对于内外交困的本土轮胎企业来说,要实现成功转身仍旧任重而道远,盲目扩产更像是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此时此刻,产能过剩的警钟已经在其头顶轰然敲响。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eeo.com.cn/industry/real_estate/2010/06/25/173638.shtml (经济观察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