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橡胶 李引桐

“橡胶之父”李引桐

2009-07-21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橡胶是极为匮乏的重要战略物资。朝鲜战争期间,李引桐急祖国之所急,通过他在香港的南宗公司,由泰国经香港、澳门两地辗转捐赠大量橡胶给国内,为数达21万吨之巨。

  提起南洋的“橡胶大王”,人们都知道大名鼎鼎的陈嘉庚和李光前。殊不知,在他们之外,还有一位“橡胶之父”——李引桐。

        除了都是工商巨子外,他们之间还有太多的相像:都是闽南人,都为侨居地社会和中华民族做了许多好事……

  从苦力到巨子

  1913年2月24日,李引桐出生于福建南安梅山镇竞丰村一户普通的乡村医生家庭。青少年时期,他曾两度到新加坡投靠宗亲李光前,得到照顾、栽培和重用。战后,李引桐担任南益公司总巡和南暹公司总经理,负责南益公司在泰国南部的业务拓展,成绩卓然。1954年,当南暹公司面临债务危机、李光前决定放弃时,李引桐与朋友一起贷款买下了该产业,创立了泰国德美行有限公司,并亲任董事长。在他精心经营下,德美行的标准胶生产和出口逐渐在泰国独占鳌头,成为橡胶出口的超级王国;而他也成了继陈嘉庚、李光前之后的第三代胶业巨子,成为橡胶王国的新的“火车头”。

  共和国功臣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橡胶是极为匮乏的重要战略物资。朝鲜战争期间,李引桐急祖国之所急,通过他在香港的南宗公司,由泰国经香港、澳门两地辗转捐赠大量橡胶给国内,为数达21万吨之巨。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祖国国防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李引桐经过多次秘密返回国内考察后,认为海南岛可以用新技术种植橡胶,于是精心筹划将外国最新的橡胶树种偷偷弄回国内,聘请专家到海南传授橡胶栽培技术,指导改革原有落后的“烟胶片”的生产方式,购买、引进国际标准胶TTR生产新设备、新工艺,并向有关方面赠送大量产品检测仪器,使中国的橡胶业从栽培管理到生产检测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了记住他在中国橡胶种植上所作的突出贡献,有关方面用“桐1号”、“桐2号”、“桐3号”等“桐字号”来为橡胶品种命名,李引桐也因此被誉为新中国的“橡胶之父”。

  和平使者

  朝鲜战争后,为了扩大中国与外界的联系,1955年,李引桐冲破重重阻力,成功地发动和组织了华侨工商代表团回国,受到何香凝、廖承志的热烈欢迎。第二年,他又组织了新马工商考察团到中国访问,并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70年,马来西亚发生大水灾。李引桐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捐款赈灾,并率领中国救灾代表团飞抵吉隆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1970年正值马来西亚大选,李引桐的好友拉扎克参加竞选。李引桐建议拉扎克为赢得华人支持、赢得选举,应主动与中国握手言好,并为此特地飞往北京,把马来西亚的局势和这一重要讯息传给北京。关于李引桐建议的书面材料最终送到了毛主席手里,主席批示是:“可以谈。”非常时期非常做法,李引桐被破天荒地任命为中国的联络代表,直飞吉隆坡。经李引桐的穿针引线,1972年,中国和马来西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李引桐也因此就有了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不拿薪水的“外交官”的美称。1993年6月5日,中央有关方面授予李引桐“一等功臣”荣誉称号,并颁发给他一枚国家一级和平勋章,以表彰他为中马建交所做的贡献。

  造福桑梓

  李引桐深受陈嘉庚、李光前“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理念的影响。抗战胜利后不久,李引桐就出资修建被战争破坏了的厦门大学、集美学校,之后又拨出巨款资助南安国光中学、国专小学和集美大学办学。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先后在泰国、香港和家乡梅山成立了“梅山福利基金会”。据不完全统计,该基金会至今已为各项福利公益事业捐资2800万元人民币。

  1980年,李引桐先生在对厦门进行详细调查和了解之后,果断地向福建省领导提出在厦门建设“自由港”的设想,他的设想受到了中央的肯定。后来,厦门最终实行了某些“自由港”政策,为其经济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2年11月12日,李引桐因病医治无效,寿终于厦门第一医院,享年90岁。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