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二甲醚

二甲醚产业在夹缝中艰难求存

2009-06-09 中国化工投资网
 

  90%以上的二甲醚被用作液化石油气(LPG)的掺烧,而LPG价格今年以来狂跌不止,部分地区的LPG价格一度甚至低于二甲醚价格,国内的二甲醚企业顿时陷入全行业大面积停产状态。

  目前,随着油价的不断走高,LPG价格正在回升,部分成本较低的二甲醚厂商也陆续部分开工。然而,二甲醚掺烧的标准尚未出台,想达到对传统能源的部分替代仍有漫漫长路要走。

  掺烧优势不再

  二甲醚的生产原料是甲醇,国内的甲醇产能大约有60%以煤为原料。由于《天然气利用政策》对天然气化工的规模作出了限制,不再新增天然气制甲醇的装置,煤制甲醇产能较大,煤炭价格直接制约下游甲醇和二甲醚的生产成本。

  作为燃料替代品,二甲醚可掺入到LPG或天然气中作为燃料,提高热值,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低于柴油、丙烷和压缩天然气等燃料。目前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部分掺烧LPG用作民用燃气,其次是替代柴油用作汽车燃料。其中,掺烧LPG的量占到二甲醚消费量的90%以上。因此,与LPG的价差,直接影响到二甲醚的市场需求。

  LPG则是石油石化的副产品,成本受原油价格的影响,价格较为市场化,波动显著。把适量二甲醚掺入LPG,并不会对燃烧效率和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掺烧比例较低,甚至不需要更换原有的灶具和发动机。

  去年7月份以前,国内LPG售价在每吨6300元以上,销售商以每吨4300-4500元的价格收购二甲醚,在LPG中掺10%-20%的二甲醚,每掺混1吨二甲醚,能降低成本2000元,因此积极性很高。

  但是,去年四季度油价暴跌至50美元以下,国内炼厂开工率下降,LPG加工成本和进口LPG成本纷纷随之下跌。由于油价跌幅快于煤价的跌幅,二甲醚生产企业开始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经营。

  今年二季度以来油价已经有了较大回升,但LPG价格反而又出现深跌。今年5月份,LPG价格一度跌至3000元/吨以下,有的报价甚至低于一些外购甲醇的二甲醚企业的生产成本。一些企业原料甲醇的到厂价已达1900-2000元/吨,二甲醚的完全成本超过3000元/吨。LPG价格的深跌,直接导致掺烧二甲醚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二甲醚产业陷入困境,出现大面积停产。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因为经济形势回暖,国内炼厂加大了汽柴油的产出,开工率逐步回升,并且有一批新的炼厂装置投入运营,使得作为炼油副产品的国内LPG产量增加;同时,国际LPG价格同样处于低位,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力度,市场总供应量在增加。“今年炼厂盈利状况好转后,也就不再坚持对LPG等副产品的价格和利润要求,甚至主动调低LPG价格。”该人士说。

  但在需求方面,LPG的需求并未出现明显放大,一些地方天然气管道铺设在加速,特别是在占有全国70%LPG消费量的广东地区,天然气迅速抢占了一部分LPG市场。另外,相当多的瓶装LPG消费者是民营企业、城市低收入和打工群体,经济形势不好,外地务工人员减少,也降低了需求。

  开工率仅两成

  据新成立的城市燃气协会二甲醚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陈卫国介绍,目前国内的二甲醚企业开工率仅为20%,仅有新奥、久泰等几个大厂还在开工。

  据统计,2007年我国一共有二甲醚生产企业30家,产能合计261万吨/年;2008年我国新增二甲醚产能147.5万吨/年,总产能达到408.5万吨/年。

  2009-2010年,我国计划投产的二甲醚项目共14个,产能合计395万吨/年,预计到2010年我国二甲醚产能将达到803.5万吨/年。

  “在二甲醚利润被极大压缩的情况下,原料甲醇需要外购还是可以自供,对企业的利润影响非常显著。外购甲醇的企业可能立刻就要停产,而自己有甲醇产能的企业或许还可以勉强开工。”业内人士说,“相比之下,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二甲醚生产成本较低、较稳定。”但是,目前的二甲醚产能中超过2/3的甲醇需要外购。

  天茂集团的二甲醚生产装置到2009年底将达到50万吨/年,但因其原料甲醇需要外购,用量约为70万吨/年,成本较高。因此,公司决定搬迁改造现有6万吨/年甲醇装置,新建20万吨/年煤制甲醇装置。

  泸天化的子公司四川泸天化绿源醇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年产40万吨甲醇、15万吨二甲醚的生产能力。因为泸天化的天然气化工成本较低,因此其二甲醚产品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据了解,这些大型二甲醚企业的装置负荷率都维持在70%以下,一些公司的装置一直开开停停。

  期待国标出台

  业内普遍认为,尽快出台一个统一明确的二甲醚掺烧行业标准,是解决行业困境的关键。

  2008年国内共消费了2150万吨LPG,理论上计算,如果以20%的比例掺烧,那么对二甲醚的需求量将超过400万吨。

  2007年8月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行业标准,规范了可用作掺烧的二甲醚本身的质量标准。在同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中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发展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稿)》中,甲醇燃料与二甲醚被确定为今后20-30年过渡性车用替代燃料,自2008年7月1日起二甲醚增值税率由17%下调至13%。

  虽然已有了这些鼓励政策,但业内人士指出,最为关键的二甲醚与LPG掺烧比例标准尚未出台,成为行业发展最大的不确定性;而具有一定腐蚀性的二甲醚的钢瓶灌装标准和对二甲醚燃料发动机的排放标准均未出台,运输诸多环节也无标准参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甲醚产业市场推广进程。

  由于二甲醚的掺烧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掺烧标准不统一带来了诸多问题,较为混乱。有的地方按照5%的比例掺烧,有的地方按照10%甚至是20%的标准。这既有掺烧规范的问题,也不利于管理。

  同时,二甲醚产业本身门槛不高,由甲醇装置改建二甲醚成本并不大,二甲醚装置随时根据市场状况开车和停工,成本也并不高,也使得这个产业的集中度不高,盲目扩张势头明显,产能过剩势头初步显现。

  当前,随着油价继续走高,LPG价格也开始回升,一些成本较低的二甲醚装置又开始启动。但随着大批新建二甲醚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产能过剩的矛盾也将更加突出。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