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钛白粉 产业
钛白粉产业急待突破的五大问题
2008-03-07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中国的钛白粉行业发展水平在全球范围来看,毫无疑问是落后的。而杜邦“钛白粉”技术作为全球钛白产业的龙头老大,她所具备的优势不是吹嘘或垄断创造出来的,而是依靠实在的技术和工艺,依靠企业综合竞争优势才卓尔不群。但是,我们也不得不冷静地看到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很多合资项目(我们想要别人的技术,而别人想要我们的市场)很多都是 失败的。如今的东营杜邦项目之所以引起行业的广泛讨论,也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改革开放之处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应该多角度全方位评价这个被台湾拒绝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引进无疑会让中国的钛产业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无论如何剖析其负面的影响,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任何产业只有在竞争环境中才能更加完善和壮大。
前不久,《南方周末》刊登的一篇关于杜邦“钛白粉”落户中国大陆的文章,介绍了一些专家对此项目在环保等方面的质疑,引起了行业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就化工项目本身而言,环保问题向来都是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人们担忧的。在更多的质疑和担忧中,我们再次审视国内钛白粉工业发展的现状: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技术落后、优质原料缺口大、环保约束等问题,仍然是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落后的状况,钛白粉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无从谈起……
解决扩产增能中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
目前,国内钛白粉工业正处于产能扩张时期,除了引起质疑的杜邦公司落户东营项目以外,目前各地处于立项、报批、设计、施工等不同阶段的钛白粉项目还有25个,新增总产能在128万t/a左右,如都能按期实现,到2010年,我国钛白粉总产能将远远超过美国的150万t/a,达到250万t/a左右,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钛白粉生产国。
国际上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能力占总产能的60%以上,而我国仅攀锦钛业有1.5万t/a的氯化法产能,还不到国内总产能的1.2%。另外,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算上杜邦的20万t/a氯化法生产能力,到2010年我国氯化法生产能力也只有26万t/a,仅为全部产能的10%。采用比较先进技术的产能比例过低,因此,国内钛白粉工业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势在必行。
解决钛白粉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
2006年,国内有钛白粉生产企业67家,2万t/a以上的12家,1万t/a以上的33家,接近半数以上的企业产能刚到1万t/a或不到1万t/a。规模最大的山东东佳也只有10.5万t/a产能,只及杜邦东营项目的一半。企业没有规摸,其研发能力就低,创新成果就少,导致竞争力不足,这也是导致我国钛白粉行业长期以来在低水平徘徊的主要原因。企业规模小还极易产生“恐大症”,面对跨国公司的“大举入侵”,就会感到“狼真的来了”。
企业规模小,资本能力弱,就无法采用氯化法先进技术。氯化法工艺原料要求高、原料价格高、技术难度高、设备要求高、维修难。这些高要求都是目前我国众多规模偏小的钛白粉企业无力适应的。还有治污能力弱的问题,小企业多采用硫酸法工艺,生产1t钛白粉要消耗3.5~4t硫酸(100%),同时产生100~250t酸性废水、3~4t硫酸亚铁、8~10t废硫酸(20%)和0.2~0.5t(干基计)其他固体废物。目前这些排放物大部分没有得到合理处置,如有的企业将废硫酸用来生产化肥或饲料添加剂,这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提高国内钛白粉行业的企业规模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加快现有国内企业的重组,通过并购扩大规模;二是提高新建项目的准入门槛,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对钛白粉行业进行合理的规模布局,控制或禁止5万t/a以下的项目立项;三是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一位参加了杜邦项目评估的专家说,杜邦钛白粉进入中国无疑会对国内钛白粉行业产生冲击,拥有落后产能的企业将会被迫关闭,低水平重复建设由此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产能将不能按计划开工投产,这对促进国内行业的产业升级将产生有益的影响。
解决工艺技术普遍落后的问题
落户我国的杜邦项目采用的是先进的氯化法工艺生产技术,产品为高档钛白粉。靠我国企业自主解决氯化法生产技术仍存相当的困难,我国高档钛白粉一直依靠进口。据统计,2006年我国进口钛白粉约27.5万t,预计2007年将达到28万t左右。改进钛白粉的质量和开发新品种,后处理工艺是关键,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厂家开始引进先进的钛白粉后处理工艺,如2005年建成的无锡豪普钛业公司、山东三盛钛业公司等。只有扩大氯化法钛白粉产能,重视钛白粉后处理,高质量钛白粉依赖进口的局面才能得到改变。
国内部分专家承认杜邦公司氯化法技术的先进性,但对其使用60%左右的钛铁矿的低品位原料提出质疑,认为存在环保隐患。含量低的钛铁矿中含有的放射性元素铀和钍都要多。为此杜邦公司表示,采用60%的钛铁矿为原料,将用地下灌注技术安全处置金属氯化废液。这一技术成功应用的重要前提是,厂址所在地的地质条件适合于使用深井灌注技术。在数十名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反复研究论证后,东营的地质条件和相对发达的基础设施符合杜邦拟建项目的环保要求。国家环保总局环评中心的一位专家从技术层面谈了自己的看法,杜邦的技术也不是尽善尽美,我国在深井灌注技术的环评法规和标准方面都是空白,所以只能参照美国的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环保评估。对灌注技术的使用,国内行业内也面临着学习消化的过程,我国应该尽快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
解决优质原料缺口大的问题
氯化法工艺对原料要求高,要求用磨碎的高品位钛渣或人造金红石。目前国内钛白粉优质原料的缺口仍旧较大。
近几年,高品位钛渣进口量呈上升趋势。2006年,全球钛白粉总产量中有近50%是以钛渣为原料生产。预计2007~2010年我国钛白粉总产量将在410万t左右,如以一半产品生产采用高钛渣为原料计算,则平均每年将消费80万t高钛渣。而目前国内高钛渣生产企业有10多家,总产能在15万t/a左右,产品主要用于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和四氯化钛的制备(TiO2含量85%~94%)。高钛渣制备需要用钛精矿作基础原料,国内的钛精矿开采能力和高钛渣制备技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每年都需进口。
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口高品位钛渣执行零关税,鼓励钛白粉企业利用国外钛渣生产钛白粉。2007年1~11月,全国钛矿石(不含钛渣)的进口量已达109万t,大大缓解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从行业的长期发展看,进口高档原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成本,还会增大对国外原料的依存度。
建议国内企业(包括即将落户山东东营的杜邦项目)尽量使用优质原料,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从长期考虑,国内应生产更多的优质原料,以满足钛白粉工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解决环保治理的高成本和有效监管的问题
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直接关系到钛白粉生产企业生存与发展。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粉中心主任毕胜指出,虽然国内钛白粉行业在环保方面不断进步,但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目前国内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企业还没有一家能保证全面安全达标排放。虽然氯气法“三废”产生量相对较少,但处理代价巨大。客观来讲,目前对硫酸法企业的“三废”治理已不存在大的技术难题,最主要是成本问题。钛白粉产品的环保投入成本在1000元/t以上,这对生产企业来说确实是很重的经济负担。建议改变低档原料路线,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处理后的“废副”进行综合利用,从而降低环保投入成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集中治理,以降低环保成本。同时,加大环保的监管力度,鼓励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以解决用于环保治理资金问题。如果“废副”得到综合利用,能够逐渐补偿先期的投入,可通过设置环保治理专项资金解决先期投入。
最近,有人提出杜邦公司在美国的氯化法钛白粉厂面临附近环保组织和居民针对其排放二噁口英的起诉,因此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中少量排放物的处理,也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正因为如此,国家环保总局将杜邦东营项目的深井灌注技术列为示范工程,将在后期的施工、设计、运行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的环境监管,若发现环境问题,将立即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杜邦钛白粉项目的质疑上,而要认真审视我国的钛白粉行业现状,探讨行业的科学发展之路。建议国家出台钛白粉产业相关政策,对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设立相应的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禁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促进产业升级;要严格环保监管和提高环保执法的力度。
前不久,《南方周末》刊登的一篇关于杜邦“钛白粉”落户中国大陆的文章,介绍了一些专家对此项目在环保等方面的质疑,引起了行业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就化工项目本身而言,环保问题向来都是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人们担忧的。在更多的质疑和担忧中,我们再次审视国内钛白粉工业发展的现状: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技术落后、优质原料缺口大、环保约束等问题,仍然是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落后的状况,钛白粉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无从谈起……
解决扩产增能中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
目前,国内钛白粉工业正处于产能扩张时期,除了引起质疑的杜邦公司落户东营项目以外,目前各地处于立项、报批、设计、施工等不同阶段的钛白粉项目还有25个,新增总产能在128万t/a左右,如都能按期实现,到2010年,我国钛白粉总产能将远远超过美国的150万t/a,达到250万t/a左右,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钛白粉生产国。
国际上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能力占总产能的60%以上,而我国仅攀锦钛业有1.5万t/a的氯化法产能,还不到国内总产能的1.2%。另外,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算上杜邦的20万t/a氯化法生产能力,到2010年我国氯化法生产能力也只有26万t/a,仅为全部产能的10%。采用比较先进技术的产能比例过低,因此,国内钛白粉工业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势在必行。
解决钛白粉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
2006年,国内有钛白粉生产企业67家,2万t/a以上的12家,1万t/a以上的33家,接近半数以上的企业产能刚到1万t/a或不到1万t/a。规模最大的山东东佳也只有10.5万t/a产能,只及杜邦东营项目的一半。企业没有规摸,其研发能力就低,创新成果就少,导致竞争力不足,这也是导致我国钛白粉行业长期以来在低水平徘徊的主要原因。企业规模小还极易产生“恐大症”,面对跨国公司的“大举入侵”,就会感到“狼真的来了”。
企业规模小,资本能力弱,就无法采用氯化法先进技术。氯化法工艺原料要求高、原料价格高、技术难度高、设备要求高、维修难。这些高要求都是目前我国众多规模偏小的钛白粉企业无力适应的。还有治污能力弱的问题,小企业多采用硫酸法工艺,生产1t钛白粉要消耗3.5~4t硫酸(100%),同时产生100~250t酸性废水、3~4t硫酸亚铁、8~10t废硫酸(20%)和0.2~0.5t(干基计)其他固体废物。目前这些排放物大部分没有得到合理处置,如有的企业将废硫酸用来生产化肥或饲料添加剂,这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提高国内钛白粉行业的企业规模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加快现有国内企业的重组,通过并购扩大规模;二是提高新建项目的准入门槛,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对钛白粉行业进行合理的规模布局,控制或禁止5万t/a以下的项目立项;三是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一位参加了杜邦项目评估的专家说,杜邦钛白粉进入中国无疑会对国内钛白粉行业产生冲击,拥有落后产能的企业将会被迫关闭,低水平重复建设由此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产能将不能按计划开工投产,这对促进国内行业的产业升级将产生有益的影响。
解决工艺技术普遍落后的问题
落户我国的杜邦项目采用的是先进的氯化法工艺生产技术,产品为高档钛白粉。靠我国企业自主解决氯化法生产技术仍存相当的困难,我国高档钛白粉一直依靠进口。据统计,2006年我国进口钛白粉约27.5万t,预计2007年将达到28万t左右。改进钛白粉的质量和开发新品种,后处理工艺是关键,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厂家开始引进先进的钛白粉后处理工艺,如2005年建成的无锡豪普钛业公司、山东三盛钛业公司等。只有扩大氯化法钛白粉产能,重视钛白粉后处理,高质量钛白粉依赖进口的局面才能得到改变。
国内部分专家承认杜邦公司氯化法技术的先进性,但对其使用60%左右的钛铁矿的低品位原料提出质疑,认为存在环保隐患。含量低的钛铁矿中含有的放射性元素铀和钍都要多。为此杜邦公司表示,采用60%的钛铁矿为原料,将用地下灌注技术安全处置金属氯化废液。这一技术成功应用的重要前提是,厂址所在地的地质条件适合于使用深井灌注技术。在数十名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反复研究论证后,东营的地质条件和相对发达的基础设施符合杜邦拟建项目的环保要求。国家环保总局环评中心的一位专家从技术层面谈了自己的看法,杜邦的技术也不是尽善尽美,我国在深井灌注技术的环评法规和标准方面都是空白,所以只能参照美国的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环保评估。对灌注技术的使用,国内行业内也面临着学习消化的过程,我国应该尽快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
解决优质原料缺口大的问题
氯化法工艺对原料要求高,要求用磨碎的高品位钛渣或人造金红石。目前国内钛白粉优质原料的缺口仍旧较大。
近几年,高品位钛渣进口量呈上升趋势。2006年,全球钛白粉总产量中有近50%是以钛渣为原料生产。预计2007~2010年我国钛白粉总产量将在410万t左右,如以一半产品生产采用高钛渣为原料计算,则平均每年将消费80万t高钛渣。而目前国内高钛渣生产企业有10多家,总产能在15万t/a左右,产品主要用于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和四氯化钛的制备(TiO2含量85%~94%)。高钛渣制备需要用钛精矿作基础原料,国内的钛精矿开采能力和高钛渣制备技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每年都需进口。
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口高品位钛渣执行零关税,鼓励钛白粉企业利用国外钛渣生产钛白粉。2007年1~11月,全国钛矿石(不含钛渣)的进口量已达109万t,大大缓解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从行业的长期发展看,进口高档原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成本,还会增大对国外原料的依存度。
建议国内企业(包括即将落户山东东营的杜邦项目)尽量使用优质原料,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从长期考虑,国内应生产更多的优质原料,以满足钛白粉工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解决环保治理的高成本和有效监管的问题
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直接关系到钛白粉生产企业生存与发展。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粉中心主任毕胜指出,虽然国内钛白粉行业在环保方面不断进步,但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目前国内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企业还没有一家能保证全面安全达标排放。虽然氯气法“三废”产生量相对较少,但处理代价巨大。客观来讲,目前对硫酸法企业的“三废”治理已不存在大的技术难题,最主要是成本问题。钛白粉产品的环保投入成本在1000元/t以上,这对生产企业来说确实是很重的经济负担。建议改变低档原料路线,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处理后的“废副”进行综合利用,从而降低环保投入成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集中治理,以降低环保成本。同时,加大环保的监管力度,鼓励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以解决用于环保治理资金问题。如果“废副”得到综合利用,能够逐渐补偿先期的投入,可通过设置环保治理专项资金解决先期投入。
最近,有人提出杜邦公司在美国的氯化法钛白粉厂面临附近环保组织和居民针对其排放二噁口英的起诉,因此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中少量排放物的处理,也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正因为如此,国家环保总局将杜邦东营项目的深井灌注技术列为示范工程,将在后期的施工、设计、运行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的环境监管,若发现环境问题,将立即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杜邦钛白粉项目的质疑上,而要认真审视我国的钛白粉行业现状,探讨行业的科学发展之路。建议国家出台钛白粉产业相关政策,对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设立相应的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禁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促进产业升级;要严格环保监管和提高环保执法的力度。
相关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涂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玻璃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耐火材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微晶玻璃(玻璃陶瓷)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建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年中国石蜡市场调研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钛白粉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沥青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液晶面板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石油化工 胶合板 纤维板 生物技术 生物化工 医药行业 煤化工 造纸 化纤 塑料薄膜 工程塑料 化妆品市场 生活用纸 合成材料 洗涤剂 醋酸 甲醇价格 二甲醚 日化行业 塑料包装 塑料薄膜 农药市场 化妆品市场 洗衣粉 洗涤剂 醋酸 甲醇价格 二甲醚 合成材料
一周热点
- ·上半年橡胶机械市场颓势尽显 出口...
- ·2014年我国塑料薄膜的市场规模达...
- ·2022年全球特种纤维市场规模或超...
- ·商务部对美日等四地进口聚氯乙烯...
- ·中国工程轮胎制造商又将面临美国...
免费电子书
- ·“绵山寨主”闫吉英
- ·王华和金盛现象
- ·WDM模式创始人:袁亚非
- ·四川“焦炭大王”鲜扬
- ·李非列:“飞尚系”的幕后成长史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王林祥和他的鄂尔多斯王国
- ·“味千拉面女掌门”潘慰
- ·黄伟:资本大鳄玩转新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