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武钢 发展

武钢奋力实现好又快良好发展势头

2008-02-26 中国化工投资网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科学内涵,标志着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新高度。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工业支撑产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促进钢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认清行业发展形势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无论是钢产量还是钢材消费量,都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钢产量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在全球钢铁产业及钢铁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还称不上钢铁强国,主要表现在重大冶金装备和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还不能生产或满足不了国内市场需求,如高档汽车板、高档家电板、高牌号取向硅钢、特殊扣石油化工用管、抗压溃石油套管、高牌号钢帘线用线材、高精度合金钢棒材、平行腿槽钢、大型造船用T型钢和L型钢等仍然依靠进口。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我国经济也将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加快,以及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为我国钢铁工业提供了难得的市场空间。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钢铁上下游产业急剧发展变化的推动下,世界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形成了规模超级化、产品高端化、质量精细化、生产清洁化、资源全球化的格局,这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我国钢铁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支撑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源条件越来越紧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对此,我们要保持十分清醒的认识,既要增强加快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既要重视数量的增长,把企业做大,更要重视整体质量和效益,把企业做强,实现从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到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转变。要贯彻落实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把钢铁工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增加品种、提高质量上,放在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现有企业改组改造上,放在集约经营、降低消耗,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上,坚持走新型钢铁工业发展道路,努力把我国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强国。

    坚持科学发展 调整钢铁行业发展战略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加快钢铁工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面对国内外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和国内铁矿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我国钢铁工业决不能再走过去那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粗放式经营之路,加快调整钢铁行业的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

    一是要提高钢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实现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关键。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制约了我国钢铁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在对引进设备和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成套设备。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队伍,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钢铁技术领军人才。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氛围和环境。

    二是要转变钢铁行业发展方式。这是我国钢铁行业当前面临的战略性任务。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发展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这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以高投入扩张来换取行业的高速发展方式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我们必须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增强发展后劲,促进钢铁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钢铁产业政策,下决心尽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更新,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

    三是要加强战略资源基地建设。这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审视我国钢铁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国情——自然资源紧缺、生态资源脆弱的现实。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特别是钢铁生产的主要矿产品铁矿、锰矿、铬矿等资源短缺。随着我国钢铁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对国外资源尤其是铁矿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不仅增加了钢铁企业生产成本,还威胁到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安全。为保证我国钢铁工业长期稳定发展,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资源全球化、多元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以保证钢铁企业稳定的原燃料供应,加强与国内外海运公司、港口、铁路合作,降低原料运输成本。

    加快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演化为各国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之间的实力较量。中国在世界钢铁行业竞技的大舞台上暂居弱势,与中国缺乏又大又强的钢铁企业是密不可分的。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企业已经形成了几个千万吨级钢铁集团,但与一些钢铁强国相比,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过小。2006年,中国在世界钢产量排名前八的国家中位居第一,但在国家钢产量前3名企业产业集中度排名却最低,集中度只有13.5%,日本68.44%,美国47.92%,俄罗斯65.07%,韩国88.28%,德国56.72%,印度51.32%,巴西90.52%,不仅落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一些不够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更多又大又强的钢铁企业集团,既是钢铁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中国建设钢铁强国的客观需要和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

    纵观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兼并、重组始终是钢铁产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提高集中度的最基本途径。鉴于中国钢铁产业大而不强、产业发展进程中逆集中化现象严重等事实,必须鼓励中国优势钢铁企业进行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这是培育中国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发展之路。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指出:要通过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并鼓励和支持以大企业为“龙头”,培育2至3个3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钢铁企业。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联合重组已开始加快步伐,鞍钢和本钢,首钢和唐钢,武钢和鄂钢、、柳钢、昆钢,宝钢和马钢、新疆八一等已实施联合重组。中国钢铁工业即将进入一个大调整、大整合、大转折的阶段。

    应当看到,中国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尚处于起步阶段,兼并重组基本表现为横向并购,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外部资源、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行业控制力,而且重组的模式单一。2006年,中国私营或私营控股钢铁企业合计产钢1.57亿吨,占中国钢产量的37%左右,但至今还没有出现私营企业之间产权真正合并的联合重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联合重组仅仅是开始,许多涉及到产权归属、税收分配等政策性问题还在探索之中。对于已经联合重组的企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管理,发挥协同效应,还需要一定时间。从目前中国多数优势钢铁企业的产权结构来看,政府在并购中的作用依然是不可低估的。各级政府应当在政策上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家也需要通过财政、金融、物资、外汇等经济手段,鼓励和扶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优势钢铁企业向大型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通过国内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和对国外钢铁企业的收购,加快我国钢铁工业的战略重组进程,力争形成几个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旗舰和战略航母,在我国向钢铁强国迈进中发挥支柱作用。

    突出节能减排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节能减排是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全球环境的一件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为此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高消耗、高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这一目标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到了生态文明的高度,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明确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钢铁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全力以赴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但总能耗上升。我国大中型(年产钢100万吨以上),由于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总的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能耗差距为10%―15%,污染物排放也得到一定的有效控制。地方中小企业,特别是3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20吨以下的小转炉、小电炉等落后装备,能耗高,污染物排放大,总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达50%左右,并且污染物排放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据估计,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20%。产业集中度较低、落后产能比重过高是造成我国钢铁工业总能耗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重要原因。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同时节能减排的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实现钢铁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来抓,积极推广和采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抓紧健全和完善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推进物质单向流动向反复循环流动的模式转化,努力实现钢铁工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确保我国“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目标的实现。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