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成品油 市场

国内成品油市场供不应求局势将缓解

2008-01-09 中国化工投资网
 

  2007年上半年,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平缓,价格波动不大;但从下半年开始,市场汽柴油短缺,价格巨幅上扬。尤其是8月以来,国际油价大幅飙升,使国内炼油企业亏损严重,加剧了柴油供求的紧张态势。11月1日,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格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同时两大集团也积极增产并加大进口,12月之后资源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预计到春节之前,我国成品油供求关系将恢复平衡,市场开始平稳运行。

  资源供应:上半年供需平缓 下半年供求紧张

  2007年上半年,国内成品油市场资源充裕,整体供需平缓。4月份开始的炼厂检修使得华北市场汽油供应稍有吃紧,而“五一”长假期间和进入“三夏”用油旺季后,华东、华南地区需求大幅上升,汽油也出现阶段性紧张状况。但随着6月份“梅雨季节”的到来,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加之炼厂相继恢复开工,汽油供应形势再度平稳,并持续整个夏季。

  8月份,国际油价进入快速上行通道,进销倒挂幅度逐步加深,严重影响了地方炼厂的开工热情,汽柴油产量增幅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市场开始消化库存,华东、华南地区汽柴油供应在9、10月份接连出现断档。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不少地区经营单位库存极低,位于历史最低水平者不在少数,销售仅以保供自有油站零售为主,少量批发给重点合同用户;社会油站大多货源短缺,部分油站无奈暂时歇业。随着气温转凉,市场对汽油的需求逐渐减少,在原有的供应基础上,市场汽油供需比例维持在相对平衡的水平;而柴油因农渔业和基建需求增加,短缺越发严重,一直低于正常比值下限。

  据东方油气网数据显示,从9月开始,市场柴油供求关系迅速向失衡方向演变,10月底11月初,柴油供需比值已经滑落至135:100,远离了160:100的供求均衡下限。供应量指国内生产量、净进口量和前期库存的总和,需求量指实际购买量。一般情况下,供需比值在160:100至180:100之间,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供需比值在180:100之上,供求形势宽松;供需比值低于160:100,供求关系紧张。

  从11月开始,两大集团不断加大自产和进口力度,并积极向符合条件的地方炼厂提供原油,收购其合格的成品油投放市场。在进口资源增加和产量提高的双重作用下,从12月开始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紧张状况趋缓。

  价格走势:紧追国际油价 11月价格冲高后回落

  2007年初,汽油实际批发均价延续2006年三季度以来的跌势,至2月初才止跌企稳,并从3月开始,经过一路的稳中上行之后在年中与汽油批发到位价基本持平。而自2006年底跌破国家规定零售中准价之后,国内柴油实际批发均价从今年1月开始经历了一个大的低谷。大幅下行之后,行情并未在传统意义的3月全面启动,而是经过小幅反弹之后再次下行,直至3月末4月初方止跌回稳,随后一路“跌跌撞撞”,进入5月份随着农忙需求的转旺,行情才逐渐回暖,步入上行轨道。但进入6月中旬,随着沿海地区休渔以及内陆省份农忙的相继结束,柴油需求再次转入淡季,实质性消费需求大幅回落,价格缺乏有力支撑。

  然而,从8月份开始,国际油价形成凌厉上攻之势。在此带动下,国内汽柴油价格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反弹行情,在11月1日调价前,汽油基本达到批零一价,而柴油已小幅倒挂了1月有余。11月1日,国家分别上调汽柴油基准价500元/吨,市场汽柴油价格开始“井喷”。截至11月23日,全国柴油平均价在7000元/吨,个别市场的实际成交价格已高达8000元/吨,汽油价格小幅倒挂,而柴油价格已深幅倒挂854元/吨。

  11月底,由于市场资源得到补充,汽柴油价格开始出现下滑,柴油降幅明显,到12月底,汽油实际批发价已经滑落至国家规定零售到位价之下,柴油倒挂幅度也缩减至350元/吨。据东方油气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国内汽油价格指数较11月23日的高点下跌39点至2994;柴油价格指数大幅下跌1336点至4643。

  从价格先行区来看,华南市场12月28日柴油主流价格在5745-6950元/吨,比11月23日高位时下跌300-1045元/吨;华东市场12月28日汽油主流价格6146-6500元/吨,比11月23日的高位下跌370-854元/吨,柴油主流价格6300-6800元/吨,比11月23日高位时下跌290-790元/吨。

  后市前瞻:供需矛盾逐步缓解 春节前可望恢复平衡

  为缓解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的矛盾,中石油和中石化在11和12月加大了汽柴油生产和进口,发展改革委还于11月末组织两大集团与东三省、山东、陕西、四川等地的地方炼厂开展合作,向符合条件的地方炼厂提供原油,收购其合格的成品油,以大幅提高国内汽柴油产量。在进口资源增加和产量提高的双重作用下,从12月开始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紧张状况已逐步趋缓,预计到春节前市场供求关系将达到平衡。

  首先,市场柴油资源得到有效补充,供大于求局面呈现。东方油气网数椐显示,12月,中石化、中石油和山东地炼的柴油产量比11月份增加100余万吨;在进口方面,两大集团的柴油进口量也将达到80万吨,比11月份增加45万吨;在消费量方面,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作用,国内的市场预期正在发生改变,市场参与者将重新定位与市场看跌预期相适应的操作行为。国内消费量中因预期看涨的“高油价预期泡沫”(指因看涨未来,以囤积资源为目的的购买行为)将被大幅挤出,估计有70万吨的消费来自这种预期产生的“泡沫”。

  由此,12月份的柴油消费将可能下调到1010万吨的无“高油价预期泡沫”的正常消费水平上。以当前133:100的供求比值测算,当期的柴油供应缺口大约在300万吨左右,由于供应量进一步提升,及消费量下降,在12月底时,供求关系将可能从当前的严重失衡局面,一举调整到供求比值为164:100的相对均衡状态;供应缺口也会从当前300万吨的规模中缩小殆尽,并呈现出大约40万吨的供应盈余。此外,中石油在下个月将继续安排进口30万吨柴油,国内市场的成品油供应至少将获得70万吨资源补充,由此预计,春节期间的柴油供应将基本可保无虞。

  其次,汽油消费即将进入淡季,市场资源充足。与长期供求失衡的柴油市场不同,汽油市场供求失衡仅出现在近几个月,并且仅处在失衡临界的状态中,因此容易通过调整供求关系中的有关因素而得到恢复。11月国内汽油市场供应量与消费量之间呈现着186:100的比值,供应缺口有37万吨左右,与汽油供需均衡下限值190:100的标准相差并不大。

  12月份,中石化、中石油和山东地炼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原油加工量,国内可能增产汽油24万吨。同时,由于挤掉因国际油价高企形成的“高油价预期泡沫”后,汽油的消费量将小幅下调至之前458万吨的正常水平,预计12月底,汽油的供求比值将可能达到186:100的趋近均衡的状态。随着明年1-2月份季节性消费淡季的来到,汽油供求比值将很容易突破190:100的均衡下限,使汽油供求关系进入资源相对充裕的时期。

  综上,得益于国内增产和进口资源的集中投放,从12月开始我国成品油供应量已经超过消费量。随着冬季的逐渐深入,市场需求将逐渐减少,我国成品油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可望在春节前得到彻底缓解,市场开始平稳运行。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