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行业:塑料制品急需重新定位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中称,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从今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有关部门将加强对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这一消息给了塑料袋生产企业当头一棒。
塑料袋作为一种包装产品,具有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农贸市场、商店、医院、水果摊点等许多场合使用非常普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塑料袋的生产和消费在其中占据相当比例,而超市免费提供的塑料袋数量更是惊人。这也使越来越多中小塑料制品企业以此而"谋生",吃上了"免费的午餐"。
统计显示,在整个超市行业中,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的超市,每年消耗的包装袋高达50亿元。一家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年消耗的包装袋(包括购物袋、撕裂袋、包装盒)达40万元。我国每年因废旧塑料袋而产生的塑料垃圾高达3000万吨。这些塑料袋大多数是不可降解的,这些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且严重污染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潜在危害。
随着"十一五"期间国家环保政策的加强,各地开始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白色污染。目前,深圳、上海、青岛等一些城市已开始逐步实行超市塑料袋有偿使用,对每个塑料袋收取1角至5角不等的费用。而从今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超市、商场等场所提供免费塑料袋,进一步触及到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神经。
目前,在9万家国内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当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1/10。有相当数量的塑料制品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其中,不少企业生产的都是不可降解塑料袋。
《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发布,使"绿色"生物降解塑料袋再次提上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日程。据了解,虽然生物降解塑料这一技术已应用于国内一些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但是始终未得到有效推广。主要原因是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太高。由于可降解塑料的强度较低,为了达到同样的承重量,它要比普通塑料袋加厚加粗,而可降解塑料的价格要比非环保塑料至少贵1/3,这使塑料制品企业的生产成本无疑要加大不少。如果一个中型超市每天要消耗掉近1万只塑料袋,按每只0.3元计算,一年就要增加100多万元的支出。而这笔不小的支出,是任何一个超市都不会情愿接受的塑料制品企业自然就不会去生产。
巨大的成本压力,使竞争激烈,利润已处于微薄的塑料制品企业根本无力上马新技术项目。而生物降解塑料袋的推广在近几年也确实遇到阻力。既然可降解塑料袋的高成本让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和商家都难以承受,有关专家提出,除去推行"绿色"塑料袋外,密集、完备的回收设施以及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也是治理"白色污染"不可可或缺的。
事实上,虽然目前中小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数量庞大,但是由于受资金、技术、管理的限制,这些企业对于塑料袋的回收几乎没有投入。根据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谁生产的产品,谁就必须承担产品回收的责任。而在塑料制品生产领域,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只生产而不负责回收。
这一情况将有所改变。
根据《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将加大对废塑料处理处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开发推广提高废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提高废旧塑料资源利用水平,并研究制定抑制废旧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支持、鼓励废旧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同时大力推进规模化分拣和分级利用,充分发挥塑料资源的效用。而这一要求也迫使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规定标准生产塑料袋,减少劣质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同时,严格的监管制度,也将促使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走上利用废旧塑料循环发展的道路,加快技术研发的进程,寻找新的可替代材料。
有专家预言,我国实施塑料袋收费制度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望减少2/3,一次性塑料袋的回收率也将大幅上升。对于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来说,在这"一减一升"中,最重要的是,能够尽快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 ·上半年橡胶机械市场颓势尽显 出口...
- ·2014年我国塑料薄膜的市场规模达...
- ·2022年全球特种纤维市场规模或超...
- ·商务部对美日等四地进口聚氯乙烯...
- ·中国工程轮胎制造商又将面临美国...
- ·“绵山寨主”闫吉英
- ·王华和金盛现象
- ·WDM模式创始人:袁亚非
- ·四川“焦炭大王”鲜扬
- ·李非列:“飞尚系”的幕后成长史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王林祥和他的鄂尔多斯王国
- ·“味千拉面女掌门”潘慰
- ·黄伟:资本大鳄玩转新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