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橡胶 业内协作

橡胶行业步入业内协作时代

2007-12-10 中国化工投资网
 

  相互压价、恶性竞争,这几乎是许多行业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不过,温州橡胶行业内最近频频上演的“订单互惠”举动,体现了行业内协作发展的新风尚。行业负责人认为,这种以企业间的合作来消化订单、效益共享的举动,有利于节约资源,避免恶性竞争,应该大力倡导。

  并不意外的“二手订单”

  不久前,温州申隆橡塑有限公司接到了一笔2万元的订单,产品类别是橡胶密封圈。这样的小订单对许多企业来说并不起眼,不过,它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客户直接下的订单,而是业内同行浙江欧福密封件有限公司转过来的“二手订单”。申隆橡塑总经理王中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说,今年接到类似的“二手订单”已经有20多笔。

  一度被其他行业所诟病的“相互杀价抢客户”现象,在此似乎并不存在。这种看似“无私”的美德从何而来?欧福董事长胡志根说,有些客户下的订单比较复杂,其中包含自己公司没有生产的橡胶产品,量又不多,公司若要生产,则需要重新开发模具,这样交货时间和成本都很难保证。那么,把其中的这笔业务转给专业生产此类橡胶产品的申隆公司,显然是一种双赢的行为,既节约了资源,又加强了行业间的协作。

  王中显然不会只接“二手订单”。他说,今年他转给别人的订单,粗略估计也有十几笔。在行业内,这种订单互惠、共享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申隆就长期与三环、欧福、大千等诸多同行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要倡导的新风尚

  虽然转手的“二手订单”每笔额度可能都只有几万元,但这个现象却引起了业界的高度重视。温州橡胶商会秘书长黄安禄表示,今后要在全行业大力提倡这种合作方式,因为此举不仅加强了行业的凝聚力,也有效防止恶性竞争局面的出现。

  温州橡胶商会会长赵景温认为,企业总是在追求最佳的效益模式,这种“扬长避短”共同消化订单的方法,正好满足了企业自身对生产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这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形成初期,无疑是自发的。

  “我们的想法,是在行业内实现一种大集团的生产方式,大家在一个公共平台下生产自己最专业、科技含量最高的产品。”赵景温表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优化全行业的资源配置,更是行业“节约生产、和谐发展”的健康之路,可算是行业内的新风尚。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