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钢铁 调控 需求

钢铁业将可能加大调控应对需求旺盛

2007-10-19 中国化工投资网
 

  需求因素对行业的作用或许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得多。

  尽管限制钢铁产能迅猛增加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但专家也预测,钢铁产能在未来几年内或将增加至6亿吨。

  在“2007亚洲黑色金属开发对话”论坛上,中华商务网华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表示,按照今年6月实际钢产量计算,中国已经具备了人均392公斤粗钢的生产能力。如果今后两年国内钢材消费增幅每年继续回落两个百分点,中国钢材消费饱和点大致在6亿吨左右。

  “这个数字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年钢铁产能已接近4.9亿吨了。”马忠普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从1996年开始,中国钢材消费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

  马忠普表示,尽管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钢材消费量已基本饱和,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用钢需求还在持续增长。因此,钢铁产能扩展到6亿吨应该就是在近几年之内的事情。

  此前,2005年中国钢铁产量突破3亿吨,2006年再次跨过4亿吨大关。不久前有钢企负责人曾预测,今年中国钢铁产量预计将会达到5亿吨。

  “中国政府将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使钢铁的生产和出口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春力表示,由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以及资源、环境条件决定,中国的钢铁产业绝对不能无限制增长,因此,中国将采取更为严格的调控措施,以限制钢铁产能增长过快。

  但是,在制定严格的调控举措时,国家应制定更加科学的长期政策。

  胡春力认为,采取降低退税率来限制钢铁出口只是近期所采取的应急措施,主要针对突发性的出口大幅度增长,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业内关于制定长期和更为有效的政策措施的呼声很高。

  在胡春力看来,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点一直放在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上,这必然带动钢材需求增加。因此,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要落到实处,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否则,钢铁投资还会居高不下。

  “尽管控制钢铁生产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但为了实现钢铁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政府节能减排的承诺,中国肯定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政策措施。”胡春力指出,国家可采取取消出口退税、加征或提高出口关税、提高经营出口业务准入门槛等措施。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